洛陵城内,晨光熹微,宫墙巍峨,金碧辉煌。沈夜凛身披金甲,战靴踏过青石板路,每一步都铿锵有力,似在诉说着一路的荣耀与艰辛。身后,是随他一同凯旋的将士们,个个虽风尘仆仆,但眼中却难掩胜利的喜悦与自豪。朝堂之上,天策帝早已端坐龙椅,静待这位屡建奇功的少将军归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见沈夜凛步入大殿,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议论声中满是对此次胜仗的赞叹。沈夜凛单膝跪地,将手中虎符高高举起,声音洪亮而坚定:“臣沈夜凛,率墨炎军凯旋,特来复命!”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不息,那一刻,整个朝堂仿佛都在为这位英雄的归来而沸腾。
陈尚书朗声赞道:“沈将军此次率军凯旋,真乃我朝之大幸!不仅挫败了那閔南的嚣张气焰,更保得了一方百姓安宁,实在是功勋卓著。”一旁的御史也不甘落后,接口道:“是极,是极,沈将军英勇无双,其智谋与武勇并重,当真是国之栋梁。”殿上,天策帝闻听此言,心中甚是欣慰,笑容满面,眉眼间尽是喜悦之情,他轻轻点头,语气温和却充满威严:“沈爱卿此番出征,劳苦功高,朕心甚慰。来日宴会上,定要好好犒赏三军,表彰你们的功绩。”此时,姜易展亦站起身来,连声道贺:“沈将军,你这一战打得漂亮,不愧是我辈楷模。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多多指教。”沈夜凛闻言,微微一笑,谦逊答道:“亲王过誉了,此乃将士们齐心协力之功,非沈某一人之能。至于指教二字,更是不敢当,若有幸共事,愿与诸位共同进步。”话语间,沈夜凛虽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与低调,透过那温和的笑容隐隐透露出来,让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站在一旁的杜修岚,紧握双拳,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之色。尽管表面上仍维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但内心深处,那份难以平复的妒火已悄然蔓延开来。每当听到同僚们对沈夜凛的赞誉时,杜修岚心中便如同被针刺一般,痛楚而又不甘。他分明派人去杀他了,为什么他还能回来。
天策帝轻轻点了点头,一旁的烬芫立刻会意,手持明黄色的圣旨缓步走向前,声音洪亮而庄严:“宣——”重大臣闻言,纷纷跪拜在地,等待烬芫宣读。
烬公公继续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闻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今观我朝将士之中,有勇有谋者甚众,然能兼备文武全才,忠诚可嘉者,唯有沈夜凛一人耳。鉴于汝屡建奇功,英勇无畏,实乃国之栋梁,军中楷模。特此加封汝为辅国大将军,位列正二品,赐封号威烈,以彰其勋。另赐黄金百两,宅邸一座,夜明珠一对,汗血宝马一匹。望汝永保赤诚之心,继续效忠朝廷,护卫江山社稷,不负此殊荣也。钦此。”
沈夜凛缓缓跪下,双手平伸,恭敬地接过圣旨,声音沉稳有力:“臣,沈夜凛,接旨,谢陛下抬爱,臣定不负陛下所望,誓死保卫西铭!”他目光坚定地望向高高在上的龙椅,誓言守护这片土地直至最后一刻。
一旁的杜修岚早已震惊得难以自持,正二品的高位,即便是他曾身为驸马,历经数载也仅获正三品衔,更别提凯旋之时未得半分赏赐,反因姜倾苒连累遭贬。沈夜凛凭什么?此番圣意,无疑是当众给他难堪!他紧握双拳,竭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然而内心深处,怒火已然熊熊燃烧。沈夜凛接旨后,不动声色的撇了杜修岚一眼,他倒要看看,这出了名重脸面的杜修岚,究竟能否在这般挑衅之下仍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