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在太皇太后面前一提,朝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者甚多。弘文馆考学之事改由张行微负责,沈渡负责京畿安防。永安公主向来重寒门子弟,这两个人斗起来,谁还来管来罗织查案啊。
“高松植山脚,矮苗生峰顶。以苗径寸茎,遮松百尺条。仰天大笑去,高步踏神州。贵者虽自贵,吾视若尘埃。贱者虽自贱,谁言不千钧。振衣览群山,濯足于长河。”
沈清欢踏步涉江湖,从此远朝政…
“清欢,我看你这心思根本没在棋盘上。”太皇太后
沈清欢清欢知错,还请皇祖母恕罪。
弘文馆考学名次已出,徐婉拿着考卷来,沈清欢就多看了一眼,便记住了最后一名写的那首诗。虽然文采斐然,但这样洒脱不羁的人并不适合这水深的朝堂。
有的时候,就是要说一些违心的话才对。
沈清欢清欢斗胆想问皇祖母,为何您明明看出弘文馆选拔有腌臜行径,为什么还通过了原定名单?
“你不是读过他写的诗了吗,觉得此人如何?”太皇太后
沈清欢确实文采斐然。
“可是他个性太过冲动,不适合入仕为官。况且这次考试本就是试水之举,才子选拔积弊已久,朝中官员有许多牵涉其中,已经是固若金汤一盘死局了。我纵然想动这盘棋,也得看看合适的落子时机。”太皇太后
什么才是合适的落子时机,沈清欢不懂。自她离开紫宸殿以后她就沉思许久,想来这也是太皇太后给她的考题吧。
“娘娘在想什么?”徐婉
沈清欢徐内司,本宫只是在想,皇祖母坐在这个位置上当真是难,上位者要权衡利弊,非是随心所欲。
“太皇太后与娘娘说起朝政之事,您愿意听就进一下耳朵,若是不愿也可以当一个笑话。”徐婉
沈清欢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徐婉。只是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现在这个情形是她可以左右的吗。如果不想成为棋子,就做那个执棋者。
沈渡奉太皇太后之命彻查锦绣坊一案,谁成想颜幸去嫌疑人府中搜查竟被污蔑杀人,而指证颜幸的正是汝宁长公主。不过也幸好,汝宁长公主知道事情利害,将真相告知,颜幸才幸免于难。
这跟陈火蛾案有什么关联,还要去问来罗织才是。
来罗织娘娘,微臣冤枉啊。陈火蛾案当年是闹得襄安城人心惶惶,而陈火蛾自戕,半个襄安城的百姓都看到了,尸首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扔下了乱葬岗。只是陈火蛾曾当众说出自己会死而复生的疯言。
沈清欢你都说是疯言,就定有人在背后装神弄鬼。
沈清欢并不清楚当年锦绣坊案的内情,只是宫中口口相传的风言风语,说是此事乃永安公主所为。不过是不是她都不重要了,太皇太后将陈火蛾案和锦绣坊案并案处理交由沈渡负责,此事定会有个结果。
沈清欢你也别怪我生气,这事是冲着你来的,皇祖母没有问责你你就偷着乐吧。
来罗织是,臣知道娘娘一定会护着臣。
沈清欢起来,别老是动不动就跪。
沈清欢信任来罗织,是因为她入宫以后第一个见的就是他。他和沈渡一样也是太皇太后的左膀右臂,攀高枝不嫌多。沈渡都知道,别人未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