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封后大典的决定传出时,阿念曾忍不住问过静安妃。
阿念“母妃,你究竟是如何赢得父王王心意的?”
静安妃【傻孩子,母妃确实未曾争过什么。也没人教导过我该如何去争,而即便有人教,以母妃的性子,也未必学得会呢。毕竟,除了花花草草之外,母妃对这宫中的权谋与人心算计实在一窍不通。不争,并非不想,而是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知如何讨好他人。于是,安分守己便成了母妃唯一能走的道路。】
静安妃【然而,如今有你为母妃出谋划策,虽母妃依旧不知该如何相争,可确实明白你想让我与你父王更亲近一点的心思。于是母妃抛弃了以往的沉默寡言,哪怕只能比划也时常与你父王一起谈天说地。不知不觉间,母妃与陛下之间的距离却渐渐拉近了。渐渐的母妃开始了解陛下,知道他的过往云烟,他并非仅仅只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冷眼俯瞰众生,心里也有很多孤寂和迫不得已,内心有许多恐惧,宫廷内的权势倾轧逼得他为王位做过许多事情,在没有依兰香之前他为此折磨的整夜整夜失眠、做噩梦,可我却认为那不是陛下之过,有一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是他夺位失败那下场绝对不会比他的父亲兄弟们要好到哪里去。】
静安妃【而陛下也渐渐明白,母妃并非如表面那般寡淡无趣、平平无奇,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情感与思想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从来都是相互的,他待我一分好,我自当回报他同等的真心。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母妃与他的相处时也学会了撒娇、吵闹,甚至偶尔也会任性发脾气,也懂得换位思考。就这样,我们二人对彼此的了解愈发深入,早已融入骨血,再难分割。现在的母妃依旧不争,但母妃明白了,有时候最有力的争夺方式恰恰就是不去争,就算我什么也不争,陛下也已绝不愿再离开我半步。】
静安妃【记得有一次,母妃问过陛下,倘若有一天我离开,他会怎样?陛下答道,若是西陵珩离去,不过让他心中空落几分,他对西陵珩的更多的是愧疚,他尚能忍受;可若是我离开,那便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整个人都会失去生机,连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单是想想,便觉得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希望。此外,陛下还说,他与西陵珩之间的事,仿佛已是上辈子的记忆,不再重要。他早已不在意我是否与西陵珩相似,他的感情只倾注在我一人身上。所以,阿念,你无需再多想了,而且你打出生起就决定了你什么也不用争,皓翎上下自会有人为你奉上你想要的。】
不过细细思量,即便要争,恐怕也无人能够与阿念相匹敌。
她的阿念,向来勤勉不懈,才华横溢,仿佛与生俱来便拥有一双洞悉人心的慧眼。
—————————————————————————
作者今天就更到这里了,我外婆要睡觉了。我得拉灯了。掰掰宝贝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