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外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的世界映衬着温暖的小屋时,玖玖坐在炉火旁,捧着一杯魏俨亲手制作的奶茶,竟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魏俨的奶茶滋味不仅仅停留在舌尖,更像是一种渗透进心底的幸福。喝着香浓的奶茶赏雪景,她不禁莞尔一笑,心中暗自感叹,这小日子真是美滋滋啊!
她终于过上了后世的平凡人日子!不错!难得!开心!撒泼打滚!
短暂的温馨日常如指尖流沙般悄然逝去,玖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外界更为广阔的天地。
此刻,她已身披战甲,率领大军踏上了新征途。
天地苍茫,寒风呼啸,千里冰封将整个世界凝固在一片银白之中。
马蹄踏破积雪的脆响与冷冽的空气交织,仿佛命运低沉的呢喃。
大军停驻在距离良崖国某座城池数公里外的一片开阔地,隐蔽而有序,只为出其不意地给予良崖致命一击。
原本,若贸然兴兵攻打刘姓皇室诸侯,难免会招致“叛逆”的非议。
然而,上天似乎总爱在紧要关头送来一份厚礼。
正是刘琰率先挥师进犯磐邑,亲手递来了玖玖发动这场战争最堂皇的借口。
这岂不是应了那句老话?瞌睡时自有枕头送上门来。
只是,这样的时机未免也太凑巧了些,教玖玖险些要以为有人要故意为之。
而无论如何,对玖玖而言,这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一个她绝不能错过的局面。事到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箭已搭在弦上,唯余一声破空之响,势在必发。
这样的天气,本不适合攻城。为何?
吐出一口灼热的气息,那团白雾刚一出口便被凛冽的寒风撕扯得四散开来。
这是中原大地上最为残酷的季节,冷意如刀,割裂了每一寸裸露的肌肤。
即便是那些久经战阵、铁骨铮铮的将士,也难以在这刺骨的严寒中长久驻留。
然而,对于幽州的兵士而言,这样冰冷彻骨的日子不过是家常便饭,他们早已习惯了与风雪为伴,把寒夜当作归宿。
在幽州,冬日的寒意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即便裹上厚重的皮草,也无法完全抵御那刺骨的侵袭,身子仍会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
刚洒出的水滴尚在半空,便已凝结成冰,仿佛连时间都被这酷寒冻结。
然而,对于他们而言,良崖的寒冬虽冷,却仍算不上无法承受的极限,至少,这片天地间的冰冷尚在可忍的范畴之内。
可玖玖麾下的攻城之军,却并非仅有幽州一地的勇士,还有来自焉州的将士。
焉州的冬天即便入了寒季,依旧带着几分暖意,他们的战士何曾习惯过这般天寒地冻的日子,更不用说整日于冰天雪地中厮杀征战。
然而,即便如此,玖玖却仍选择在这严冬中毅然发兵良崖。
要知道,这种酷寒足以夺人性命。冬日里冻死人可从来不是开玩笑的,在这个时代,哪个冬日里没听说过冻死人的消息。
她敢于让大家不畏严寒心无怨尤,答案自然是因为她早有对策。
寒冷虽算不上天灾,也算是天险,却并非无解之局。而她所掌握的秘诀,也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冬日的寒意侵入骨髓,冷得人无处可逃,那自然便要寻一份温暖来慰藉身心。
温暖从何处来,该怎么找呢?
玖玖稍稍一凝神,无数念头便如泉涌般冒出,地暖、暖气、空调……
这些现代的取暖神器一一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然而,当她低头瞥见自己身上那一袭典雅的古装汉服时,才猛然忆起,自己此刻置身的,是一个毫无先进科技的古代世界。
那些闪过的念头瞬间被她硬生生按了回去,像是被冻住的水花,消散得无影无踪。罢了,还是想想眼前能实现的办法吧。
寒冬腊月里,取暖的方式里比较实在的就是烧炭和盘炕了。
烧热的土炕散发着暖意,炭火盆里的木炭静静燃烧,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御寒手段。
盘炕还是前几年玖玖画出来的,后来风靡整个北方,现在基本北方家家户户只要能盘的起炕的都盘炕了。
当然盘炕这种办法只能仅限于室内,室外这样做是不行的。
想要外出最重要的,还是要数身上有件厚实的衣裳。
这里就得用上一大神器——棉花了,有棉花才能有棉衣棉裤。
虽然玖玖也曾幻想过让人人都穿上轻便保暖的羽绒服,可这想法终究是太过奢侈。
不要说收集足够的鸭绒、鹅绒有多么困难,单是一件羽绒服的制作工艺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她得从头弄起,单这一点已经复杂得令她望而却步。
比起棉服,那难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此刻的玖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即便只是给大家每人置办一套棉服,已是需要绞尽脑汁的事了。
最起码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棉衣棉布都还是被下面人苏出来了。
恰巧经历过后世的玖玖对棉花的下落了如指掌。自幼时起,她便命人四处寻访胡商,终于购得了白叠子——一种胡人用来观赏的植物。找到棉花后,她将其引进,并从最初那寥寥几棵白叠子开始,耐心移植、繁衍,才渐渐孕育出试钟那一片广袤的棉田。
此后,玖玖又命人悉心培育、扩大种植并逐渐推广开来。
待棉花丰收,经过繁琐的处理工序,纺纱、织布、裁剪缝制,以及填充棉花,这些柔软的纤维才得以被充分利用,最终制成温暖的棉衣。如今的棉花虽算不上惠及世人,但也开始惠及了部分人。
棉衣的制作工艺复杂精巧,其间涉及的技巧繁多,不知凡几,难以尽数。
玖玖耗费了无数的心血与资源,才终于将这在后世早已被简化至流水线般顺畅的工序复原出来。
即便如此,如今所得的棉花仍旧有限,仅能勉强满足玖玖麾下军队以及幽州部分百姓的需求。
至于焉州,棉花的供应更是稀少,而中原其他地方则几乎全然无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