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如何细致入微地展现出这种耐心,这需要分条逐项阐述清楚,将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开来,使人一目了然。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其一,先以谦逊的态度融入百姓生活,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其二,亲自示范,将曲辕犁的操作方法和新粮种的优势一一讲解,并通过实际行动证明其价值;其三,针对百姓可能存在的疑虑提出解决方案,用诚意打消他们的顾虑……如此种种,皆需条理分明,使人读后心服口服。
只是问题在于,那些参加科举的世家学子,平日里养尊处优,高高在上,被人捧得如同云端明珠,对农事一窍不通。别说辨认韭菜和蒜苗,就连泥土的气息只怕也未曾沾染过半分。他们的生活离乡野甚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更是遥不可及,又何谈亲近民间、体察疾苦?当考题摊开在眼前时,满脑子空空如也,只剩下茫然无措。看着试卷,他们只能手足无措地狂抓头发,慌乱之中尽显狼狈。
倘若仅仅依靠“耐心”二字来敷衍作答,那卷面必然流露出一股浮躁与应付之感。
而阅卷之人向来目光如炬,岂会看不出其中的虚饰与空洞?这样的文章若真能被录用,怕是天大的笑话。绝无可能——这四个字早已为他们的命运盖棺定论。
科举考农事麻烦些也就罢了,尚可忍受,至少还有“耐心”二字能勉强下笔。然而,算数的题目却是一道实实在在的难题。
比如这一题:一南一北,马车与驴车相向而行,要多久才能相遇?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无论如何推演也无法得出答案。他们盯着纸上的数字,思绪如同乱麻,怎么理也理不清。
怎么能这样难呢?这算数简直像是故意刁难。
还有在律法的考题中,关于家暴立法的问题更是让他们左右为难。
按他们的心里话讲,自然是偏向于维护男子的权益。然而问题在于,顶头上司偏偏是个女子。若偏袒女方太多,心中又觉得过意不去男子的体面和尊严难道就该被忽视吗?
可若是完全偏向男方,又怕触怒未来的上司,甚至违逆朝廷宣扬的“公平”之道。他们夹在中间,矛盾重重,终究无法违心作答,只能咬着笔杆,默然叹息。
如此林林总总,等科举考场的大门开启,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懊恼。一时间,哀嚎声此起彼伏,抱怨考题的难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哀鸿遍野,一片喧嚣。
有人双手抱头,口中喃喃自语:“这样的题目,怎么可能答得完?”
有人神色恍惚,仿佛还没从考场的噩梦中醒来。
当收卷铃声骤然敲响时,不少学子才惊觉自己的答卷尚未过半,甚至有些人思绪一片空白,连继续下笔的机会都失去了。
这场考试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将所有人的信心席卷一空。
考生们忍不住唾骂出声。
——————————————————————————
作者谢谢各位亲亲宝贝的收藏·评论·点赞·花花·金币·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