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日的颠簸奔波,黎曦一行人终于在暮色四合之际抵达了驿站,寻得一处安歇之所。
此次下山义诊,黎曦一行人与方海等人在驿站汇合。先行抵达的方海已将一切安排妥当,等待着黎曦等人的到来。
初见方海时,黎曦尚不知其身份,只觉眼前这位男子散发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气息。
夜幕低垂,驿站内的灯光柔和而静谧。方海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后,用沉稳而略带磁性的声音缓缓道出了未来数日众人需要面对的任务与挑战。
方海很高兴此次能有幸带领大家一同下山义诊。在这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或有特殊事项需要处理,都可随时与我商议。我将全权负责解决团队中的各项事宜,若遇难题超出我的能力范畴,也会及时上报给米师公寻求解决方案。
听到这句话,黎曦心头一动,记忆随之翻涌。下山前米玄明的叮咛犹在耳畔,提及师姐的第三个徒弟将会参与此次义诊。原来,那人便是方海。
黎曦不禁在心里感叹,
黎曦师傅的眼光果然犀利,他给人的感觉相当稳重,相信有他在,大局必定能够稳如泰山。
这是黎曦首次参与义诊,面对全新的环境与未知的挑战,她的心中充满了迷茫与不安。集体会议结束后,方海特意将她留下,为她单独进行了一次简短而温馨的指导。
方海黎曦师姑,晚辈名唤方海,乃罗泽兰座下第三弟子,按宗门辈分,理应尊您一声师姑。今日请您前来,并无他事,只是想提前告知明日的安排与细节,以免届时有所疏漏……
方海明日,你便随我一同行动。此次师公特地致信于我,嘱咐务必关照好你这位小师姑。须知,在你到来之前,我还未曾见过师公对哪位弟子如此费心。况且,师公已许久未收徒,由此可见,他对你的期望之高,想必小师姑定是天赋异禀,不同凡响。
黎曦过奖了,师侄实在是太谦虚了。此次下山前,师父还特意嘱咐我要多多向您讨教呢!
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的敬意,显然对面前之人充满了崇敬之情。
经过一夜的休整,翌日清晨,义诊小队便驶抵山脚下的米氏药铺门前。一切准备就绪,义诊摊位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队员们依照方海昨日的安排,两两结伴,各司其职,迎接前来求医的病患。
还未至义诊之时,米氏药铺前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其间,不乏步履蹒跚、白发苍苍的老者,以及怀抱中哇哇啼哭的幼童,更有诸多面色忧虑的妇人穿梭其间。
方海师姑,看样子今日我们将面临一场恶战。待会儿,请务必听从我的指挥。我会为他们诊脉开方,届时你需要将我所书之药方誊写清楚,以便他们前往药铺抓药。同时,还望你能将病症与药方一一对应记录,作为日后研习之用。
黎曦好的,遵命。
方海若是在行医途中遇到些疑难杂症或是书本中的典型案例,我定会让你一展所学,尝试诊治。毕竟此番下山历练,正是为了让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见识。
黎曦明白,师侄,今后的这段日子里我会尽心协助您,一同精进。
午间的诊所人来人往,黎曦忙得几乎抬不起头,手中的笔仿佛从未停歇,连续不断的书写让她的手腕隐隐作痛。有几个病例她还未能完全理解,心中满是疑惑。她盘算着利用午休用餐的间隙,向方海请教这些尚未厘清的问题。
黎曦师侄,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刚才那位大妈提到她经常头痛不已,你为何给她开了……
方海很耐心的一一为黎曦解答。
解惑后,黎曦不禁感叹道,
黎曦难怪师父急切地催促我早日下山开展义诊。在这里,每一天的学习都让我获益匪浅,其效果远胜于在山中学堂里埋头苦读一整周,所学的知识不仅更加丰富,而且深刻牢固。我愿称之为——无形的学堂。
方海的确,这也正是诸多才华横溢的学子甘愿下山为民众免费诊疗的原因。师姑,请务必珍视这份责任,前路漫漫且重任在肩!
方海边一边细心地整理着手中的诊疗箱,一边心中默想着下午义诊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每一项工具都被他轻柔而坚定地归置在应有的位置,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忙碌午后做着最周全的准备。
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他的肩头,映照出一片宁静而专注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