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是懂得拿捏人心的,该责罚的语气一点儿也不软,责罚完,又温声细语开口。
梁帝裴琰,蔚国屯兵,形势不利,朝堂上有些大臣力谏和亲,朕膝下适婚的公主只有阿笙一人,朕眼睛也不瞎,看得出来你与阿笙情投意合,可若此次和谈失败,朕只能用这下策了。
裴琰一怔,梁帝竟连谢音笙都搬出来了,赶紧扣头。
裴琰臣拼尽全力,也要促成此次和谈,护住长乐公主。
梁帝点了点头,起身扶起裴琰。
梁帝并非朕对你严苛,你是裴氏子孙,是裴子敬的儿子,未来极有可能是阿笙的驸马,朕的女婿。
裴琰心中一喜,
裴琰是臣办事不力,辜负了陛下的厚望,也令父亲蒙羞,
梁帝你父亲是朕的肱骨之臣,当年立他为相的圣旨都拟好了,可没想到他会折在蔚人手里,那年你刚满六岁,裴琰,你知道我为什么敢把阿笙托付给你吗?因为你很像你的父亲,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朕可以给你机会,但你万不要让朕失望……
尚在剑鼎侯府的谢音笙还不知道,她早已成为梁帝收买裴琰的筹码。
门口刚过来的卫昭将这些话一字不落的听在耳中,眸中闪过一丝狠厉,随而敛去,走进大殿。
卫昭(萧无暇)臣参加陛下!
说完,看向裴琰。
卫昭(萧无暇)卫昭来的不巧,裴候不要见怪。
裴琰微微敛眸。
裴琰见过卫指挥使。
两人一直以来都不对付,就连卫昭刚开始在长乐宫中时都一样,每次裴琰来,两人总会夹枪带棒的吵上那么几句,那个时候谢音笙听不懂,也懒得听。
梁帝这段时日裴琰你辛苦了,早些回去吧。
裴琰微微行礼。
裴琰臣告退。
卫昭看着裴琰走远,眼中的狠厉又深了几分,卫昭毕竟是梁帝心腹,两人相对而坐对弈。
梁帝两国和谈,事关重大,你帮朕盯着点儿,有什么异常,马上告诉朕。
卫昭点头。
卫昭(萧无暇)是。
梁帝落下一子。
梁帝阿笙那边情况如何了,若和谈失利,恐怕只能应那些大臣所说,要和亲了。
卫昭眼神微微一敛,落下一子。
卫昭(萧无暇)微臣未向公主提及,微臣觉得让长乐公主和亲实为不妥,一来长乐公主虽然适婚,但年龄尚小,又冥顽不灵。二来长乐公主在坊间的名声不好,若让她去和亲,恐怕蔚国会有所微词。
梁帝叹口气。
梁帝朕知这是下下策,你且先劝劝她,你们相处时间长,况且你还是她的先生,也好劝一些。
卫昭一子吃定全局,他不想劝,因为,他不想让谢音笙去和亲,也不愿让梁帝赐婚裴琰……
谢音笙在侯府等的焦急,终于见裴琰进来了,赶紧开口
谢音笙父皇可有为难你?
裴琰脸上满是春风得意。
裴琰陛下说了,只要我能找出幕后主使,就给咱俩赐婚。
谢音笙翻个白眼儿。
谢音笙敢情我成他笼络人心的战利品了呗。
裴琰看着谢音笙,笑得温润,他没有告诉她,陛下还暗示过他,一旦事成,要拜他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