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叶舟对山长说道:“山长,我打算来书院教书。”
山长听后眼睛一亮,说道:“好啊!不知你打算教授哪门功课呢?”
叶舟回答道:“算学吧。”
山长听后更是高兴,连声道:“好好好!这可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啊!那你准备如何教授呢?”
叶舟笑了笑,说道:“山长放心,我自有办法。我要将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的计数方法传授给大家。”
叶舟回到家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叶玲,并邀请她担任自己的助教。
叶玲有些疑惑地问道:“哥哥,为何你选择我作为助教呢?”
叶舟笑着解释道:“因为你已经学会了这种新的计数法,而其他同学还没有掌握。所以由你来协助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
叶玲还是有些困惑,什么算法她会了?她都不知道叶舟想教什么算法。
终于,叶舟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他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们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和十进制记数法。
叶玲听了非常震惊,她学叶舟会不会和他来自同一个地方。不过现在是在课堂上所以她没有问出来。
这些新鲜的知识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神情,叶舟感到十分欣慰。
叶舟深知,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些新的计数法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他特意放慢了讲课速度,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新的计数法。同时,他也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下课后,叶玲面色凝重地问叶舟:“哥哥,你和我是一样的吗?”
叶舟沉稳地回答:“是。”
“那你是哪一年的?”
叶舟略作思索,沉声道:“我算起来是你的曾爷爷。”
“你是那个叶舟?”
“是。”
“那……”
叶舟似乎洞悉了她的想法,缓缓说道:“你刚一来,我便知晓你是谁,所以就如往昔般相处即可。”
“好的,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这段时间里,叶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他的教学方案。而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教学成果逐渐显现出来。
学生们对阿拉伯数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准确地使用新的计数法来完成各种数学运算,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这种进步让叶舟感到非常欣慰,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同时,叶舟的教学方式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他总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算学。许多学生都表示愿意继续跟随叶舟学习,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趣又有效。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叶舟的教学成果。他们发现,通过使用阿拉伯数字,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计算和记录。于是,一些人开始主动向叶舟请教相关知识,并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这种新型计数法。
就这样,叶舟的教学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接受了阿拉伯数字这一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