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书院的诗会如期而至,镇上的空气中浮动着春日特有的清甜气息。庭院里挂满了红绸点缀的灯笼,映衬得四周一片柔和。苏婉清坐在人群之中,手里的茶盏微微冒着热气,袅袅升腾的白雾模糊了她的视线,却掩不住她偶尔投向台上那抹挺拔身影的目光。
李墨轩站在那里,神情淡然,声音如涓涓流水般流淌开来。他的诗作《春日梦溪》,字句间带着一股令人心醉的清新韵味,仿佛连风都停下来倾听。台下掌声迭起,赞叹声不绝于耳。苏婉清低头抿了一口茶,唇角悄然扬起,心中暗自思忖:“果然是京城才子,名不虚传。”
然而,这片祥和并未持续太久。赵无忌从角落里站了起来,他身着华服,眉宇间透着几分傲慢。他径直走到台前,大声说道:“李公子的诗确实别具一格,可梦溪镇的山水岂是外人能够尽数描绘?今日我也有一首拙作,愿与李公子切磋一二。”话音刚落,场内顿时响起一阵细碎的议论声,那些窃窃私语如同草丛中的虫鸣,虽轻却清晰可闻。
李墨轩依旧保持着浅淡的笑容,似乎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但他看到苏婉清略显为难的表情后,仍是礼貌地回应道:“赵公子言重了,诗词本是用来抒发心志,并无高下之分。不过既然赵公子有意,墨轩自然洗耳恭听。”他的话平静而周到,却让赵无忌的脸色稍稍僵硬了一瞬。
赵无忌清了清嗓子,开始朗声吟诵自己的作品。然而,这首诗充斥着浮夸的辞藻,且毫无新意可言,甚至隐含着对他人的贬低。听众逐渐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有人低声嘲讽,有人干脆摇头叹息。苏婉清眉头微蹙,最终按捺不住,缓缓起身。她声音柔婉却不失坚定:“赵公子的豪迈令人敬佩,但诗会贵在交流而非争强斗胜。婉清今日也有一首小诗,希望能与诸位共赏。”说罢,她迈步走上台去。
她的诗作《梦溪春晓》缓缓展开,犹如清晨薄雾散开后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每个人的心头。她描写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心境,每一个字都像是被春雨洗涤过的嫩芽,鲜活而动人。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她微微颔首致谢,目光却无意间撞上了李墨轩的眼眸。那一瞬间,两人心中似有某种默契悄然生根。
赵无忌的脸涨得通红,他咬牙哼了一声,转身大步离去,背影狼狈而仓促。诗会结束后,李墨轩走到苏婉清身旁,语气温润:“苏姑娘的诗真可谓珠玉在前,墨轩自觉惭愧。”苏婉清笑了笑,语气谦逊:“李公子过誉了,诗词不过是心声的寄托,能在此处分享,已是荣幸。”
夜色渐深,灯火摇曳,两人并肩而行,话语间多了几分熟稔与亲近。而远方的赵无忌早已消失在昏暗的街巷中,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陪伴这寂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