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随着皇帝一点点变老,太子的势力一天天变大,太子和万贵妃之间的冲突就越来越大了。
万贵妃位同“副后”,可她毕竟不是皇后,没有嫡母的名分,意味着她对太子没有办法形成法理上的压制,她和后宫那些妃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她的位分比较高。
她的权力全部来源于皇帝的信任,一旦皇帝不在,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就荡然无存了。
如果,她能像蒋贵妃一样,一心只想享乐,或者没有太过于干涉朝政,太子未必不会做一个“孝子”,荣养庶母。
可是权力就像沾染了魔力一样,这样你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来了。这也为什么很多帝王不爬到棺材跟前,都舍不得那张龙椅。没有人能抵挡住这种诱惑,万贵妃也不能。
她已经掌权数十年,当然希望自己能够一直掌权下去,可哪个皇帝可以容忍这样的太妃呢?
只有她自己的儿子可以,万贵妃膝下只有一个庆王,庆王为人如何,离朱不清楚,但是他事母至孝,对万贵妃很是依赖。
所以,对万贵妃来言,庆王上位,才是最符合她利益的做法,他们是亲生母子,利益天然就是一体的。
这些年来,万贵妃在替皇帝处理朝政的同时,也在暗暗培植自己的势力,她想通过挑拨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徐徐图之。
可是没想到皇帝的身体实在太差了,曾经皇帝还想通过服食丹药,来延年益寿,幸亏被离朱劝阻。
后来,在蒋贵妃的时时呵护下,再加上离朱时不时从系统那里拿一些不引人注意的药,皇帝才能勉强维持住健康的状态。
但是,众人包括万贵妃都知道,皇帝虽然精神尚可,但是不能劳累,必须静养。
皇帝自己也清楚,所以,他也有意在为太子铺路,提拔了不少太子一系的官员,许多以前由万贵妃处理的政务也被皇帝分给了太子。
太子那边形势大好,万贵妃的心里则是“凄风苦雨”,怎么办,难道真得要和太子对上吗?万贵妃一时还在犹豫,如果她放下权力,说不定太子还会饶她一命,太子也不好让自己的臣民觉得自己连一个宫妃都容不下!
可是,夺位可是要掉脑袋的,太子可以放过庶母,但他不会放过自己的敌人,即使他愿意,他的下属也不会愿意。
万贵妃还在纠结的时候,一个消息的传来,让她坚定了让庆王登临大宝的想法。
她在朝堂和后宫经营多年,有不少眼线和耳目,让她可以清楚把住皇帝的脉。
刚刚听到的时候,万贵妃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心腹重复了好几遍,她才勉强表示自己知道了。
挥退下人,她一个人坐在内室里,陷入了沉思,她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她对皇帝忠心耿耿,处处如履薄冰,皇帝却想要她的命。
万贵妃的眼线打听到,皇帝已经留下了一道遗旨,要万贵妃在皇帝百年之后,为他殉葬,还让太子盯好庆王,一旦他有所异动,就派蒋梅荪去镇压,然后把庆王圈禁在京城附近。
面对皇帝的无情,万贵妃心里那唯一的侥幸也破灭了。
这不能怪我,都是你逼我的,是你让我别无选择,万贵妃心道。她攥紧了那华贵的丝绸被子,出现一层层深深的褶皱。
庆王十二岁就前往辽东,恩养士卒,明白体下,在军中颇有威望,但真正忠于他一个人的并不多,他手里的军队不足以对抗朝廷大军。
更何况朝廷有定国公蒋梅荪在,庆王想通过兵变上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万贵妃在朝堂也有一批自己的势力,但这些人都是文官,靠他们的嘴皮子当不了皇帝,只有军队才能让他们臣服。
她想了又想,明白一切的关键,不在皇帝身上,也不在太子身上,而在于定国公蒋梅荪。如果万贵妃可以把定国公拉进她和庆王这一边,怎么还用担心大业不成呢?
蒋梅荪是外臣,庆王又远在辽东,一时间万贵妃还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无奈,她只能先从蒋贵妃入手。
蒋贵妃是蒋梅荪的亲妹妹,兄妹感情非常好,蒋贵妃也是建国以来,一个经常回娘家的后宫妃子。
万贵妃想通过蒋贵妃来影响蒋梅荪,少不了要和蒋贵妃打好关系,可她愿意,人家未必也愿意,所以,对于万贵妃的频繁来访,蒋贵妃不胜其扰。
郁闷的蒋兰荪才会明知女儿要去“约会”,还是忍不住向她大倒了一番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