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都对舅舅的事无能为力,儿子又能做什么呢……”宋墨的声音一下子低了下去,头也无力垂了下去,眼底却划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嘲讽。
“你真的什么都没做?”宋宜春还有些不死心。
宋墨抬起头,眸光聚焦在宋宜春身上,“如果父亲真的担心舅舅,不如在陛下面前给舅舅求求情,让舅舅早点出来。或者,还可以联系同僚为……”
“好了。”宋墨说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宜春打断,“陛下圣明烛照,对一切洞若观火,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平白受不白之冤的。”
可能是被宋墨明亮的眼神看得有些尴尬,宋宜春转过头,向宋墨挥了挥手,“你出去。”
“儿子告退。”宋墨站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在宋翰的注视中离开了书房。
宋墨一离开书房,脸上的表情就变了,他勾起嘴角,眼神满是对宋宜春的不屑和轻蔑。
丽日鎏金,春风不寒。皇城里照旧的朱漆碧瓦、层台累榭,堆金积玉,锦绣成堆。
御书房里,坐在上首的皇帝,看着下面,自己的一对儿女和英国公府的宋墨,神色莫名,不见喜怒。
“父皇,”离朱率先开口,“舅舅绝对不会谋害太子的,女儿请求父皇准许女儿、哥哥和宋墨一起彻查此事。”
“儿子恳请父皇答应。”和“臣恳请陛下答应。”两道声音相继在离朱说后出现。
永王去年的时候,才去就藩,也就是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京城。这已经是皇帝格外挽留的结果了,按祖制,皇子满十二岁就要前往封地,因为蒋贵妃舍不得,所以才一直拖到十五岁。
如今,永王回来,也是根据皇帝的旨意,从封地返回京城的,否则未经皇帝允许,任何藩王都不可以擅自离开封地。
永王回来,也不是一路宝马香车,而是被皇帝派了重兵押送回来的。永王现在也是谋害太子的重点嫌疑犯。
当然这是外人看来的,一到皇宫,永王就恢复了以前那副金尊玉贵的样子。尽管现在定国公府落难了,永王毕竟是当今唯三的皇子,蒋贵妃直到现在都安然无恙,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所以,永王这一路上过得还挺滋润。到了皇宫,他也被暂时安置在一处宫殿中,不但没人敢苛待他,离朱还可以带着他一起求见皇帝。
“旭儿,你现在也是嫌疑人之一。”皇帝似笑非笑地看了永王一眼。
“儿臣知道。”永王的脸上不见丝毫畏惧之色,“清者自清,儿子没有做任何谋害大哥的事,不怕外人非议,儿臣只是不想舅舅因为子虚乌有的事,被小人诬陷。”
“你怎么知道你舅舅就一定是清白的?”皇帝的视线定格在永王的脸上,语气平缓,听不出喜怒。
“儿臣相信舅舅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是绝不会做出目无君父的事情的。”永王正色道,认真的样子让皇帝有些恍惚,感觉看到了蒋梅荪年少时的样子。
蒋梅荪有四个儿子,但蒋梅荪的儿子和他长得都不怎么像,反倒是他的两个外甥更像他。
宋墨在军事上的天赋不弱于蒋梅荪,而永王有时候的言行举止则和蒋梅荪如出一辙。尤其是永王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少年意气,更是让皇帝回到了他和蒋梅荪一起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
那时候,上书房的夫子是郑贵妃的娘家兄弟安插进来的人,无论他在课堂上表现得有多好,夫子总能挑出他的错处,然后用戒尺狠狠地打他的手心。
每当这个时候,身为伴读的蒋梅荪都会主动替他接受夫子的打,时间久了,连戒尺都打断了。
后来,皇帝把戒尺一人一半,当做纪念在上书房他们相互依靠的日子。直到现在,皇帝依旧保留着戒尺。
皇帝曾经承诺蒋梅荪,留在他那里的半根戒尺,就是一块免死金牌,无论定国公府犯了多大的错,只要他拿出来,皇帝都会赦免他。
“好,”皇帝嘴角噙着笑意,“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你们可以自由进出六部和定国公府。”
“谢父皇。”
“谢陛下。”
永王等三人,还以为他们要很长时间才能说服皇帝,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答应了。
皇帝站在窗前,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手里摩挲着那那半根戒尺思绪万千。
他知道蒋梅荪为什么不把戒尺拿出来,因为他相信自己会给他一个清白,那自己自然也不能辜负好友的信任。
作者谢谢黄奕薇0宝宝的会员,但是由于作者前两名太忙了,没有加更,今天补上,顺便祝黄奕薇0宝宝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