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赐婚之后,展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包大人告假,说他要前往松江府一趟。
说是处理私事,但是包拯和公孙策都知道丁家庄就在松江府,展昭此去怕是为了退婚一事。
他接受了官家的赐婚,那就意味着他和丁月华的婚事就此了断了。
第二天,开封府府衙门口,包拯和公孙策看着展昭骑着白马远去的背影,一时间感慨万千。
“展护卫是想去和丁家姑娘说清楚,避免日后官家知道了此时,迁怒于丁家。”包拯眼神深邃,仿佛看透了一切。
“大人,说得没错。”公孙策附和道,“昨日太子前来,想必和展护卫说了一些话,让展护卫不得不接受官家的赐婚。”
包拯长叹一口气,眼底划过一丝无奈和惆怅。
其实,昨日他们就看出了展昭的隐瞒。太子和展昭私下说得那些话,绝不只是单单通知展昭赐婚一事这么简单。
他们这位太子殿下,怕是对展昭来了一场“恩威并施”。看着展昭如此着急丁家的事情,怕是太子已经知道了展昭和丁家小妹定情的事情。
太子想必是用丁家全家人的前程性命来让展昭不得不答应和朝阳公主的婚事。
展昭不肯说,也是怕开封府会被赐婚的事情牵连到。
“展护卫这么做,也是不想大人为他的事情忧心。”
公孙策看着因为展昭的事情而有些郁郁的包拯,忍不住出言宽慰道。
“本府知道,熊飞用心良苦。本府只是决定,当初是本府将他引见给官家,却没有他会因此入了公主的眼。”包拯自责道,“本府看得出来,熊飞对那丁姑娘情深意重,如今,有情人却不得不被迫分离。本府实在是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熊飞……”
包拯自认为官多年,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百姓和官家的事,可现在,自己却毁了展昭的大好婚事,言语之间不由得带出几分愧疚。
“大人不必自责,好男儿当志在四方,为国为民。展护卫多年以来,跟随大人惩奸除恶,从来没有一次退缩。想来是不会为了一些儿女情长的事情后悔……更何况,论容貌才华,朝阳公主堪称国朝女子的表率,能与朝阳公主结为夫妻,也不一定是一桩坏事。”
公孙策补充道:“朝阳公主愿意为展昭花费这么久心思,想必她对展护卫钟情已久。她如此倾慕展护卫,等她与展护卫成亲之后,一定会尽心爱护展护卫,与他琴瑟和鸣的。”
“但愿如此吧……”包拯望着远方,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宋代的松江府,也就是今天上海市的西南部,这里经济发达,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繁荣,这里的百姓明显要比其它地方的富庶很多。
丁月华的父亲是雄关总兵丁正,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声望和权力。所以,尽管丁正已经去世了,但蒙他的余荫,丁家庄依旧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因此,才能拿出湛卢这样的名剑给女儿做嫁妆。
菱柳翻卷着碧浪,蝉鸣穿透垂柳的帘幕,石拱桥下浮着碎金似的波光,桥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松江府的热闹可见一斑。
一个身材修长的英俊男子,牵着一匹白马走在石桥上,他鼻若悬胆,鬓如刀裁,一看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桥上路过的不少大姑娘小媳妇,见到他之后,都不由自主地羞红了脸。
这位英俊的男子就是展昭,他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赶往松江府。
他与丁兆惠和丁兆兰兄弟俩相识已久,对于丁家庄的地址,自然也不陌生。
穿过这座石拱桥,就能看到一座青瓦白墙的庄园,它依山势而居,朱漆的大门前立着两尊石狮,那就是丁家庄。
在来的路上,展昭心里满是急切,他想赶紧见到丁家人,和他们说明此事,免得他们不明所里,得罪了太子。
可真到了离丁家庄只有几步之遥地方的时候,展昭却心生胆怯,他忽然不敢向前走了。
展昭知道如果自己此刻突然悔婚,那丁兆惠和丁兆兰兄弟两人,一定会勃然大怒,会把展昭打得半死。
这些他都不怕,他怕的是丁月华,他怕看到丁月华的失望和难过,更怕看到她的眼泪。
展昭不是个行事冲动的人,在丁月华提出要和他互换佩剑之后,他就明白丁月华的意思了。
他之所以没有拒绝,是因为他对英姿飒爽的姑娘也有好感。反正,自己也到了要成婚的年纪了,不如就这么定下来吧。
可没想到,自己却要辜负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