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丁月华的“不反对”,她和展昭的婚事,才能定下来。
可谁也没想到?看上展昭的人不止她一个。
就像男人没本事就护不住漂亮的老婆,女人没能力,也保不住自己的“如意郎君”。
丁家是豪门富户,可丁月华的对手却是当朝公主,那丁月华不能和自己喜欢的展昭在一起,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不管丁月华在这里是如何的伤感,拿到巨阙剑的展昭立刻就和张观文踏上了前往开封府的路途。
从此,就再也没有丁家妹夫展昭,只有朝阳公主的准驸马展大人了。
农历八月初一,是赵祯的寿辰,每逢这个时候,宫中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宋代,每个皇帝的生日都有特定的名称。本朝的太祖皇帝的生日被称为“长春节”,而赵祯的生日则被称为“乾元节”。
皇帝的生日不仅是为了给皇帝庆生,也被定为全国性的节日。所以,在乾元节那天,包括开封在内的大宋都非常热闹。
八月初一,距赵祯正式给离朱和展昭赐婚,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展昭是朝阳公主的驸马这件事,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连展昭远在老家常州府的大哥大嫂,也就是展耀和杜氏夫妇,在接到当地的县令通知之后,立马赶了过来。
因为常州府和开封府之间路途遥远,尤其是展昭、包拯等人又极力隐瞒展昭曾与丁月华定亲的事,所以,别说是他的大哥大嫂,就连开封府衙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此事。
在他们看来,完全是展昭因为长相英俊和武功高强而被官家看中,把最宠爱的朝阳公主许配给他。
这完全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就是展昭这样的英雄豪杰才配得上公主。
相比于外人,展耀和杜氏夫妇则多了一丝隐忧。毕竟公主是金枝玉叶,自家只是江湖武夫,也不知道会不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公主,连累了展昭。
这种忧虑,一直持续到展昭进宫之前。展昭临走前,他的大嫂杜氏也还一个劲儿地叮嘱,要他耐着性子,好好哄着公主,别惹公主生气。
面对杜大嫂的“啰嗦”,展昭没有表现出丝毫厌烦,最后,在展耀和杜氏夫妇的目送下,展昭坐着宫里派来的马车进入了皇城。
九重宫阙悬起千盏鎏金宫灯,朱红廊柱缠着万寿纹丝锦缎,来来往往的宫人捧着各色点心和佳肴穿梭在宫殿之中。
宋人好宴饮,即使赵祯崇尚简朴,每年花在宴席上的钱也达万贯。尤其是今年赵祯已经六十一岁了,那更要好好操办。
因此,这次的“乾元节”比往年要热闹得多,凡是有资格进宫的官员,都带着自己的家眷一起来了。
宫门口,乌泱泱地挤了一堆人,里面不乏达官显贵。
托朝阳公主的福,作为未来的驸马,展昭得以“插队”进了宫,同时,也收获了一批艳羡的眼神。
展昭不由得在心里苦笑,看来大家还真觉得他能当上这个驸马是天大的福分呢。
宫里很是热闹,展昭在内臣的引导下在专属的驸马位置上落座。因为在布置宴席的时候,宫人们就得到了太子的吩咐,把展昭安排在了太子的旁边。
而太子离皇帝、皇后很近,所以,当众人来齐后,展昭可以清晰地看到国朝最尊贵的三个人衣服上的每一道花纹。
这也是第一次展昭可以和那些朝廷重臣、皇室宗亲一起面对面坐着。要知道,以前都是展昭站着,他们坐着。
即便展昭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在感受到周围人的巴结和奉承之后,展昭突然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会那些热衷权势,为了加官进爵,什么都肯做。
不得不承认,权力和地位就像能让人永葆青春的良药,无时无刻不再引诱着你。
宴席开始了,纷纷扰扰的丝竹声响个不停,,大臣的恭贺声和交谈声也一一传入展昭的耳朵中。
展昭是武官,大多时候都在开封府,所以,在朝廷上他认识的人寥寥无几。
他又不能中途离席,所以,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看向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未婚妻——朝阳公主。
在他和丁月华退婚一事上,朝阳公主从来没又露过面,但她又无处不在。
即使在正式订婚之后,展昭也从未在私底下见过朝阳公主,这次见到朝阳公主,还是展昭在订婚之后,第一次再见过朝阳公主。
她如传说中的那样美,灿若朝霞,艳冠群芳,倾国倾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