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开封府里,来来往往的官吏正在像往常一样,为了各种案子奔忙。
可原本应该和他们一样忙碌的展昭却被包拯叫到了书房。
“大人,你找我有什么事吗?道姑强抢民女卖身一案,我已经把证据搜集得差不多了,就等大人你开堂审理了。”
一开始,展昭还以为,包大人叫他过来,是为了公务。可没想到,包大人却是为了告知他有关朝阳公主的事情。
“我今天进宫,和官家讨论如何解决无忧洞的问题。可好的解决办法没有想出来,倒让我在出宫的时候,碰见了张贵妃正带着朝阳公主跪在福宁殿外脱簪待罪。”
“脱簪待罪?”展昭起初很是疑惑,后来就明白了。
“是不是因为杨夫人和李驸马的事情?”
包拯点了点头。
展昭的剑眉深深皱起,其实在福康公主府的时候,展昭就有所预感了。
展昭杀过人,见过血,知道什么样的伤势是足以致命的。在他看见杨夫人的后脑勺磕在地上,流出大片血迹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一种隐隐的不安。
因为他知道后脑勺那个地方是人的要害,一旦遭到袭击,都会对人产生极大的伤害,严重时,甚至可以当场毙命。
可在当时那个时候,展昭也不好去查看,后来,太子又叫来了大夫。
展昭也没听见,大夫在里面说,杨夫人受到了致命伤。所以,展昭就认为杨夫人只是看起来严重,实际上没事。
可事情怎么都到了脱簪待罪的地步了呢?难道是杨夫人真得像他之前所预料的那样,快不行了。
机缘巧合之下,展昭竟然比包拯更快地推理出来了真相。在包拯看来,张贵妃之所以会带着朝阳公主脱簪待罪,完全是因为朝阳公主这次殴打的是官家的母家。
官家对李家的厚待满朝皆知,张贵妃为了不让官家生气,才想出了脱簪待罪的办法。看似是在“待罪”,实际上人家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脱罪”。
可没想到包拯只猜对了一半。
在展昭说了自己的猜测之后,包拯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还是熊飞处事谨慎,看来这次是熊飞想对了。”包拯赞道。
“大人过奖了,这只是我的猜测,事实不一定就是如此。”展昭谦逊地说道,毕竟他们现在谁也不知道杨夫人的具体情况。
“事实是不是如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官家会因此降罪于张贵妃和朝阳公主吗?”
包拯这样说,并不是他冷血,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包拯知道李玮的母亲也就是杨氏罪不至死,李玮虽有帮凶的嫌疑,但在名义上,他还是福康公主的丈夫。身为丈夫,想和自己的妻子行夫妻之礼也并无错处。
只不过他和其母的手段有些下作。
而朝阳公主让母子两人一死一重伤,无论怎么说,都是太过偏激。
但李玮又没有告到开封府,对于这种天家和外戚之间的事情,包拯傻了才主动凑上去。
听了包拯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展昭突然松了一口气。
她没事就好。
展昭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他就开始唾弃自己,自己怎么能这么想。
难道自己忘了她和太子是怎么依仗自己的权势逼迫和打压丁家吗?自己怎么能为了这种人担心。
“熊飞,可是在担心朝阳公主?”
包拯像是看透了展昭的内心一样,他笑着问道。
展昭立刻就有一种被看透一切的羞愧和无所适从,他连忙否认道:“大人,你误会了,我没有担心朝阳公主。我只是在想……在想别的事。”
包拯看了看展昭,没说相信,也没说不信,反而转头提起了无忧洞的事情。
“你可听说过无忧洞?”
见包拯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展昭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有些失落。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顺着包拯的话说下去。
“无忧洞……那不是一群穷苦人寄居的地方吗?有什么不妥吗?”
面对展昭的疑惑,包拯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最近,公孙先生在整理过往卷宗的时候,发现近十年来,开封府出现了不少人口失踪的案件。失踪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妇孺,可这些案子无一例外都是悬案。我和公孙先生在查阅卷宗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案件都出现了一个地点,那就是无忧洞。所以,我就打算,专门对无忧洞的问题展开调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