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多雨,春雨连绵,本来回暖的天气渐渐又降了温。
年过三十的如兰沉默地坐在窗前,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突然,门帘掀开了。
“大娘子,王妈妈来了。”已经嫁为人妇的喜鹊将王妈妈迎了进来。
“王妈妈。”
“王妈妈。”
原本留在屋子里的女使小心地向这位膀大腰圆的妇人见礼道。
看着女使对自己如此恭敬,王妈妈心里非常满意,连脸上都不自禁地带出一丝笑容。
“嗯嗯……”她清了清嗓子,说道,“老夫人有件事嘱咐我,来告诉大娘子一声。二老爷家的兴哥儿已经六岁了,是时候开蒙了。听说大娘子家的舅兄认识不少举人进士什么的,找一个来给兴哥儿开蒙。”
说完,她还不忘补充一句,“老夫人说了,她不挑的,随便在举人进士中找一个就行……这也是老夫人体恤大娘子!”
她说着商量的话,语气却是信心满满,好像她肯定,眼前的这位盛大娘子绝对不敢拒绝。
不过,她的想法也没错。
毕竟“孝道大于天”,谁不知道文家老爷是有名的孝子。
王妈妈说完了之后,盛如兰没有回答,整个人陷入了沉默。
这让王妈妈有些奇怪。
以往这位大娘子对老夫人言听计从,从来不敢说个不字。
今天是怎么了?
不过,王妈妈没有疑惑太久。很快,如兰就回过神来,她轻轻地应了一声。
“你去回禀母亲,此事我要回娘家问问。二哥,虽然在吏部,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请得过来的。还请母亲不要太过指望于我?”
一听这话,王妈妈立刻眉开眼笑,“谢大娘子!”
“大娘子一向孝顺,老夫人心里都是知道了,不然,也不会把兴哥儿的事托付给大娘子了。我这就回去告诉老夫人,这个好消息。”
说完,王妈妈来不及行礼,就挤开门口的喜鹊,扭着屁股回了文母的院子。
待王妈妈走远之后,喜鹊挥退房里的女使,一个人走到如兰的身边。
嘱咐女使们关好房门之后,喜鹊才出言安慰道:“姑娘,老太太老了,你也跟她计较,等老爷回来就好了。”
如兰抬头看了一眼喜鹊,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整个人都倚在喜鹊的身上。
在这个家里,永远都不会背叛她的,恐怕就只有喜鹊了。
对于如兰的萎靡,喜鹊是见怪不怪。
她熟练地安慰道:“姑娘,你别着急。我们太太已经找到能调养身子的名医了,据说是宫中御医出身。要不是四姑娘出了一把力,人家还不愿意来呢。”
“只要大夫来了,姑娘就一定能为姑爷生下白白胖胖的儿子的。”
原来,墨兰没有嫁给梁晗,但是如兰还是如原著中写得那样,嫁给了文炎敬。
不同于原著中,如兰早早为文炎敬诞下嫡子。今生的如兰,与文炎敬成婚十年,膝下却只有一个女儿。
为了开枝散叶,文炎敬纳了几个妾室,如今,文炎敬已经有了四个儿子。
可不过,没有一个是如兰所生。
喜鹊清楚如兰的处境,所以才说话宽如兰的心。
可如兰却嗤笑一声,“有了儿子又如何,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林小娘看不上这个文家。”
“文家底子太薄,一遇到什么事,都想让我回娘家。恨不得,我把这个盛家都搬过来。连二房的妾室生的儿子上学,也让我去跟二哥开口。”
“他们不知道,以后我该怎么做人吗?”
说着说着,如兰突然痛哭了起来。
喜鹊含着泪,把如兰抱在怀里。
主仆俩不发一言,只有哭声。
喜鹊在如兰身边待了这么多年,她清楚如兰过得是什么日子,所以,她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如兰,则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那个夸她敞亮的敬哥哥不见了,独留她一个人在文家这个泥潭里挣扎。
她所嫉妒的墨兰也没有儿子,她只有两个女儿。可她的夫君却对她始终如一,院子里清清静静的,只守着她一个人过日子。
而她的敬哥哥却做不到。
此时,一个在心里隐藏很久的想法却不自觉地发展壮大。
为什么,她不能和文炎敬和离呢?
国朝,和离的女子那么多,连昔日的刘皇后也是二嫁之身,难道她不可以吗?
她用自己的嫁妆养了文炎敬全家这么多年,也养够了。
可当如兰把这个想法告诉盛家人的时候,却遭受了盛家上下的强烈反对。
连唯一疼爱她的母亲,都没有站在她这一边。
不过,后来,如兰还是顺利离开了文家。
因为朝阳公主出手了,在朝阳公主的帮助下,她和女儿有了新的生活。
如兰不知道朝阳公主为什么会帮她,墨兰知道。
但墨兰永远不会告诉她,谁叫她们以前关系不好,墨兰看着一起玩耍的两人女儿,暗暗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