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双手轻轻搭在龙椅的扶手上,眼神深邃而幽暗,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洞悉人心。
他的目光微微闪烁,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大监浊清立于一侧,垂首恭立,双手交叠于袖中,然而他那略微紧绷的肩膀和偶尔颤抖的衣袖,却泄露了他心中难以掩饰的波澜。
此次叶家翻案之事闹得满城风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众人首要猜测便是安逸阁于背后推波助澜。
提到那两个叶家余孽,太安帝眼中闪过一抹凌厉寒光,心中暗道:“罪该万死!”
“浊清,”太安帝的声音沉稳如山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叶家之事,你可有新的发现?”
浊清听到皇帝问话,连忙微微躬身,低垂着头,声音恭敬且沉稳地回答道:“陛下,据臣所查,叶家此次翻案背后,确实有安逸阁的踪迹。他们暗中筹谋已久,不仅为叶家提供了诸多助力,更是在民间煽风点火,意图掀起更大的波澜。”
说话间,浊清抬起头,偷瞄了一眼太安帝的脸色,见皇帝眉头紧锁,赶紧又低下头去。
太安帝听罢,缓缓颔首,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什么重大的决策。
他伸出手指,轻轻叩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清脆的响声。
“安逸阁难道不惧朝廷再度征讨?这一次可没有第二个李长生!”
“陛下圣明,”浊清揣摩着皇帝的心思,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安逸阁此举或许已明了陛下身体状况,颇有破釜沉舟之意。至于琅琊王是否牵涉其中,目前尚无确凿证据。”
他每说一句话都观察着太安帝的反应,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安帝的目光在浊清脸上稍作停留,语气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老九啊,乃朕众多皇子之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他智谋过人,可惜过于仁善。”
想到自己的九儿子,他心中百感交集,既感到欣慰,又不免有些无奈。
他长叹一声,目光转向窗外,看着那渐渐落下的夕阳,喃喃自语:“也不知道这孩子将来会如何……”
太安帝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仿佛在平复内心的情绪。
他明白,自己身体越发孱弱了,眼下叶家之事,最后的结果他也猜得到,在众多压力下,自己只能妥协。
不过,既然这样,倒不如给若风铺一条更加好走一点的路出来,也让他绝了向往江湖的心思。
同时,也没必要因为一些毫无威胁的死去的人,给南诀和北阙遗民趁机捣乱的机会,不过这里面倒是可以谋划一番。
他睁开眼睛,眼神恢复了往日的坚定。
“不过,若是老九真的参与了此事,以他的能力,必定是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朕心中总有疑虑,他会不会是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只为避免自己被牵连?”
浊清听后,沉默须臾,随后沉声道:“陛下所言甚是。琅琊王智谋过人,若是他参与其中,必能将所有事宜布置得天衣无缝。不过,微臣会继续彻查,务必查明真相。”他说完,再次低头,不敢与皇帝对视。
太安帝点了点头,目光晦暗不明,似乎在权衡利弊。
“朕倒是真的希望,老九是这起风波的幕后主使,这也算是再次向朕证明了他的能力啊。”
太安帝的目光扫过殿内,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他深知,如果真的要替叶家翻案,就只能把青王推出来了。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但叶家姐弟作为安逸阁的头号人物,他们的动向无疑值得高度关注。
“继续密切监视安逸阁,尤其是叶柔和叶鼎之的一举一动。”太安帝命令道,声音如同冬日的寒风一般冰冷,“朕要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臣遵旨。”浊清躬身应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但心中却明白。
这场暗流涌动的博弈,最终只能是太安帝后退一步,把青王推出去,以此来平息民怨。
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直起身,退后几步,转身离开了大殿,只留下太安帝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地望着天边的最后一抹余晖。
果然,连续半个月的早朝,御史们都纷纷上书,言辞恳切,请求太安帝重新审查叶家一案,以还其清白。
太安帝和御史之间的对峙,更是导致太安帝恼怒至极,一连杀了多个御史,但却让翻案之风,让御史劝谏之风愈演愈烈,甚至一度让朝堂不稳。
其中,琅琊王也多次恳求皇帝为叶家翻案,以此平息民怨,甚至搬出了与叶羽将军感情极深的镇西侯,百里洛陈。
民间关于叶家的事情也讨论得热火朝天,甚至已经传向了北离各地,连南诀也有耳闻。
天外天更是想以此为由,去威胁因安逸阁之事而暴露自己是天生武脉的叶鼎之,前往天外天,帮助自家宗主出关。
同时无相使因李长生远走天启,更是胆大妄为的想介入北离的皇储之争,去扶持青王,搅乱北离朝堂,从而实现他们的复国梦。
最终,面对隐隐出现的北离乱象,面对满朝文武百官的强烈上谏,和自家儿子的坚定恳求,在多重压力之下,太安帝即使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暂时收敛怒火,做出让步。
在又一次的早朝,听着萧若风再次急切真挚的上奏,太安帝纠结再三。他虽然多疑偏激,自私凉薄,但终究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所以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萧若风:“好,就依你所言。传旨,重新审理叶家一案。”
萧若风躬身行礼:“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太安帝深吸一口气,明白青王这个儿子,看来是真的保不住了。
望着朝下众臣脸上逐渐消散的凝重之色,以及自家老九脸上稍显舒缓的神情,太安帝的心情略微平复了些许,“希望此事能够早日水落石出,还朝堂一片清明。”
全部大臣都躬身回应道:“陛下英明,此事定会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