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好的小办公室在写字楼的十八层,四十平的空间里,只摆了三张办公桌和一个铁皮柜。
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板上,空荡荡的桌椅映着他孤零零的影子。
掏出笔记本,上面列满了待办事项:项目定位要怎么贴合市场?
之前积累的资源大多绑着原公司,现在找谁对接?
招人的话,是先找技术还是先找运营?
启动资金撑不过三个月,成本怎么把控?
还有这次solo发歌采纳什么风格?还是跟原先在团期间人设相关?
团体时期被打磨得千篇一律的流水线旋律、公司用标尺框定死的标准化唱腔。
像两道锈迹斑斑的无形枷锁,死死勒在崔珍珍的喉咙与指尖。
那些被要求“必须甜到发腻”的转音、“要符合大众审美的”编曲框架,早已在她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想拿起吉他写点什么,脑海里就会自动蹦出制作人“这样不符合市场”的警告。
指尖刚弹出一点偏离既定风格的音符,就像触到了滚烫的烙铁,下意识地缩回手。
曾经鲜活的创作欲被层层压制,那些藏在心底的真实情绪。
在“要讨喜、要安全”的规则里,渐渐被磨成了模糊的影子。
她对着空白的乐谱发呆,只觉得眼前的五线谱都变成了密密麻麻的牢笼。
让她连哼一段自由的调子,都觉得陌生又胆怯。
一个个问题像浸了水的乱麻,死死缠在心头。
翻遍了通讯录,从大学同学到前同事,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
却没勇气按下拨号键,怕被问“你这工作室到底做什么”,更怕得到敷衍的回应。
对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发了半天呆,脑袋里的乱麻还没理清。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
烦躁地划开屏幕,却瞥见热搜词条点进去,里面炸开了锅“世勋今天退伍!”“现场应援太顶了!”

赶紧点开和吴世勋的聊天框,手指飞快地敲击屏幕。
崔珍珍“刚被工作室的事缠昏头,差点错过大日子!恭喜世勋欧巴退伍凯旋!看粉丝晒的图了吗?听说包了好几个城市的大屏,简直是‘痛城’应援,排面拉满了!”
吴世勋的本土主场H国,粉丝们早已将首尔弘大的signature大屏牢牢“拿下”。
作为首尔年轻人心中的潮流圣地,弘大街头永远涌动着鲜活的气息。
可从9月20日这天起,这片热闹里,多了一份专属于吴世勋的温柔宣告。
那几天的弘大街头,这块大屏像个温暖的坐标,将粉丝们跨越640天的牵挂。
化作街头巷尾看得见的欢喜,让整个潮流圣地,都染上了迎接他回家的热烈氛围。
吴世勋刚退伍完坐进车里,指尖摩挲着冰凉的手机壳,解锁屏幕时,崔珍珍的消息恰好弹了出来。
他望着那句带着雀跃的“恭喜欧巴凯旋”,嘴角不自觉弯起,指尖划过屏幕,还没来得及回复。
金钟仁“说起崔珍珍,她最近开工作室呢。”
朴灿烈“似乎遇到点小麻烦,不过没事,开工作室得经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