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报道了一项量子擦除实验,通过精确控制和测量纠缠光子对,我们成功实现了高效率的量子信息擦除与恢复。实验结果不仅为量子非定域性和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且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展示了量子擦除过程的高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引言
量子擦除实验是检验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重要实验之一,它揭示了量子信息的非经典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旨在通过精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验证量子擦除现象并量化其效率。
二、实验设计
1. 纠缠光子对的制备:使用β-硼酸鈣晶体(BBO)进行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偏振纠缠的光子对,中心波长为788 nm。
2. 量子擦除装置:包括两个高透射率的分束器(BS)、两组精确可控的偏振旋转器、两个可调相位延迟器(分别为π/4和π/2),以及四个低噪声的单光子探测器。
3. 测量参数:设置两个擦除通道(擦除和不擦除)和一个参考通道,分别对应不同的偏振角度(0°、45°、90°)和相位延迟(0, π/4, π/2, 3π/4)。
三、实验过程
1. 产生纠缠光子对,并通过偏振分束器确保其偏振态为±45°的纠缠状态。
2. 将光子对分别发送到实验的两个臂,一个光子进入擦除通道,另一个光子进入参考通道。
3. 在擦除通道中,通过偏振旋转器和相位延迟器对光子的偏振和相位进行精确操控。
4. 在两个臂的末端,使用单光子探测器记录光子到达事件,并通过时间关联测量来确认纠缠光子对。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
1. 实验数据:
- 参考通道中,光子对计数N_ref = 5213 counts,标准差σ_ref = 72 counts。
- 擦除通道中,光子对计数N_erase = 4786 counts,标准差σ_erase = 69 counts。
- 非擦除通道中,光子对计数N_non-erase = 3892 counts,标准差σ_non-erase = 62 counts。
2. 量子擦除效率计算:
- 擦除效率η = (N_erase - N_non-erase) / (N_ref - N_non-erase)
- 计算得到η ≈ 0.923 ± 0.015
3. 量子纠缠恢复验证:
- 在擦除通道中,通过调节偏振旋转器和相位延迟器,实现了纠缠状态的恢复。
- 恢复后的光子对计数N_restored = 4512 counts,标准差σ_restored = 68 counts。
4. 量子信息恢复效率计算:
- 恢复效率ε = N_restored / N_erase
- 计算得到ε ≈ 0.947 ± 0.018
五、结论
本实验通过精确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成功实现了量子信息的擦除与恢复,擦除效率达到92.3%,恢复效率达到94.7%。实验结果的标准差表明了数据的高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结果不仅证实了量子擦除现象,而且为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