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过去了,因为有宋双序在,大汉的国力飞速上升。因为有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农作物的横空出世,百姓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就是普通农户,也有余钱拱孩子上学。
宋双序把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以及现代一些现在能用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国库丰盈,大汉的国力更是空前绝后。宋双序又提议在每个州,郡,县设立皇家书院。实行了科考制度,朝中官员不再以世家举荐入朝,而是通过正规科考,才能入朝为官。百姓们如此,各家族子弟也都是如此。没有通过考核的,即使是一品大员的儿子,也不能入朝为官。首次担任主考官的是宋双序,谁也不能让他徇私。而那些世家大族也被宋双序这大刀阔斧的改革吓到了,知道氏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权利渐渐回归皇室所有。赶紧让自家子弟们纷纷上京赶考,争取在朝堂有一席之地,好帮扶家族。
这些世家大族也不是没有派人刺杀过宋双序,毕竟动了他们的利益。宋双序每天不遭遇一两次暗杀他还不习惯呢。
因为宋双序带头投靠皇室的原因,金玉陌立即追随宋双序的脚步,进了军营。几年过去,因为宋双序的暗中支持,收复了西北,成为了和凌不疑并肩的少年将军,被封为辅国公。
跟宋双序关系好的崔少阳和云霖也纷纷入朝。以这两人的实力,很快就站稳了脚跟。五年过去了,云霖也已经官居二品,为户部尚书。崔少阳也是官居二品,吏部尚书。袁善见也是少有的少年天才,成为了礼部尚书。凌不疑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暂时还是由老臣把控,但是此次科举,宋双序势必要选出能接手这两部的好苗子。
因为是首次科举,京城可谓是人满为患。楼家,从自家小弟嘴里听到内部消息的楼犇手里的书掉在了地上。
万能角色阿垚,你说的可是真的?
楼垚兄长。这都是衡阳公主告诉昭君的。她说这次科考,镇北王要在此次科举中酌选能接替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人选。
万能角色夫君,这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一定要抓住了。现在朝中越来越清明,自从太子被废后,大伯也被镇北王架空。是咱们二房崛起了时候了。
楼犇神色逐渐变得坚定,那颗已经长歪了的心,端正了那么一点点。
此次科举,由宋双序这个右相和吏部尚书崔少阳亲自坐镇。从中脱颖而出的是楼家的楼犇,成为了大汉第一任新科状元郎。探花则是程少商的幼弟,年仅十四岁的程烨。宋双序也让暗卫调查了这个楼犇,上报给了文帝。文帝亲自任命楼犇为刑部侍郎,再观察观察,如果可以,就接替刑部尚书的位置。宋双序也非常赞同,这个楼犇心思缜密,是刑部尚书最好的人选。至于长歪的心思,有他在,分分钟给他掰直了。程烨则是被分到了翰林院,为五品编修。成为了御史台预备役官员。遗憾的是,宋双序并没有找到可以担任工部尚书这个职位的人选。
朝中按部就班,国力蒸蒸日上的同时,程少商和三皇子也成亲了,次年就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太子被废,降为东海王,三皇子众望所归,成为了新一任太子。毕竟他身后有宋双序,自己也是能力出众。
作为枕边人,三皇子也发觉了程少商的秘密。有一段时间三皇子差点没疯,因为有时候,他对着自家媳妇儿那是心如止水,恨不得离她八丈远,这是从心理上的抗拒。有时候他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黏着自家媳妇儿,搞得他还以为自己精神分裂成了负心汉。最后程少商亲自说出了自己的秘密,三皇子这才恢复正常了,只要不是他的原因就好。也没有责怪程少商的隐瞒,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