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准时在正午敲响,当庙宇中古钟声缓缓回荡时,原本宁静的庙宇骤然被躁动打破。后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匆匆赶来,催促静和赶紧前往主庙开始卜卦仪式。
几人一同出发,抵达主庙时,一眼便看到正中央维持秩序的两人。今年到今溪旅游的人格外多,其中不少人对规矩一无所知。陆顺意张开双臂,左右拦挡,竭力阻止人们靠近自己辛苦布置的卜卦场地。
陆顺意“各位,这边请别靠近,麻烦配合一下!”
与此同时,温有年则显得从容不迫,手中握着一根细长的棍子,神情淡然。只要有谁试图越过界线,她手中的棍子便轻轻敲过去。而她的身旁,还有个男人正对她大声嚷嚷着什么。
走近了一些,声音才渐渐清晰。说话的人是周贵权,也就是平日里卖花儿的周叔。往常路过时他从不看庙一眼,但每年放花会却总是异常准时到场。
周叔“有年,你不是说王桂英家也种地涌金莲吗?怎么我这么一问,她反倒说没种过?”
周叔指着站在一旁的王婶,目光带着几分质问。而王婶一脸茫然,也转头看向温有年。
王婶“对啊年年,你不是只在我家买过向日葵吗?啥时候买过地涌金莲?而且……我家那地根本没法种啊!”
温有年并未理会两人的质疑,而是眼神凌厉地扫向人群中那个矮小的身影,语气陡然严厉起来。
温有年“许、嘉、柱!”
许嘉柱被当场点名,嘿嘿一笑,摸了摸脑袋。
许嘉柱“嘿嘿,年年姐,我就换个位置看看,不捣乱。”
亲眼看着许嘉柱退了几步,温有年这才将视线重新移回到周叔身上。
温有年“周叔,我只是说王婶儿种了花儿,可没讲她种的就是地涌金莲啊。”
周叔依旧不依不饶。
周叔“你还说我种的没她家好呢?”
温有年“周叔,您家种的向日葵确实没王婶儿家的好。您家的那些向日葵都枯了。”
周叔一时语塞。他知道温有年只是去看了一眼地涌金莲所在的区域,但无法辩驳,毕竟他种的向日葵正好排在地涌金莲后面。
周叔“嘿,你这丫头。”
温有年笑了笑,不再与他争论,而是将目光投向门外,抬手招了招,眉眼弯弯。
温有年“静和婆婆!”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都转过头去,果然看见静和笑意盈盈地站在那里。
静和婆婆“看来,大家对祖宗传下来的放花会都很上心啊。”
众人纷纷附和,低声议论起扶着静和的杨雪。温有年的目光掠过杨雪,最终落在她身后的梁又年身上。少年挺拔的身形令人心头微微一颤。
静和慢悠悠地走到卦场中央,周围不少人催促她开始卜卦。她笑了笑,缓缓坐下,闭上眼睛,嘴里喃喃自语。片刻之后,静和猛然睁开双眼,眼神坚定地抽出面前的一根竹签。竹签的一端指向温有年的方向,另一端则是杨雪等人所在的位置。
静和婆婆“方向已分,顺意,你看看,签子前端哪个女娃是十二月份子时出生的?”
陆顺意点头,拿起身旁一本泛黄的红册子。这本册子历史悠久,页角已经发黄,但在场的人再熟悉不过了。每逢传统节日,都需要记录今溪本地新生儿的出生时间,故而这本册子被妥善保存。
很快,陆顺意翻到了相关页面,他的表情复杂,抬头看向静和。
静和婆婆“是谁?”
温有年的目光同样落向他,而陆顺意抿了抿唇,低声道:
陆顺意“是温有年。”
温有年挑了挑眉,显然有些意外。静和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静和婆婆“而点灯人,便是那位小伙子。”
静和的手指指向杨雪身后的梁又年,众人顺着她的手指望向梁又年。少年顿时成为全场焦点,沉默片刻后,人群中传出质疑声。
“可是点灯人和放花人不是只有镇里人才能被选上吗?”
静和转过身,冷声问:
静和婆婆“是谁规定的?”
人群陷入长久的沉默,最终还是周叔开口说道:
周叔“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以前也没出现这种情况啊?”
静和冷哼一声,目光逼人。
静和婆婆“你的意思是,怀疑我老婆子?”
周叔顿时蔫了下去。虽然他对未能担任管庙人的结果心存不甘,但静和毕竟是学道数十年的人,论资历、论威望,他根本无力反驳。
静和婆婆“这就是卦象。如果有人不满,可以自己重新选放花人和点灯人!”
人群中鸦雀无声。大家都明白静和的地位与能力,没人敢冒犯她。不只是因为她的威严,更因为她所学的是真道。
静和婆婆“既然没人反对,那就这么定下来!放花人是温有年,点灯人是……”
静和看向杨雪,杨雪轻声补充道:
杨雪“梁又年。”
静和点头,宣布道:
静和婆婆“梁又年!”
本以为事情就此尘埃落定,但梁又年却皱起眉头,刚想开口,却发现静和正含笑注视着他。那目光不容抗拒,两人随即被留在原地。
人群散去后,梁又年终于忍不住问道:
梁又年“婆婆,我不是今溪本地人,为什么会选中我?”
静和始终挂着一抹微笑。
静和婆婆“这是天意,是老天选中了你。”
梁又年抿唇,他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做好这件事。
像是察觉到了梁又年的想法,温有年抬眼,努力忽视自己心跳加速的节奏,看向梁又年。
温有年“学长,你不用担心自己做不好。”
梁又年疑惑地看着她,只听见温有年淡淡回道:
温有年“因为接下来的一个月,是训练时间。”
静和也随之笑着点了点头,梁又年更加疑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