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自然是不好让别人的听见,所以贵妃眼前就只有茉心一个人,茉心将贵妃砸到地上的茶盏都收拾干净,握住了贵妃有些发抖的手,安慰道
“娘娘放心,咱们做的事情扫尾都弄干净了,现在大家不都是认定是花房那个小太监去长春宫送花才带给皇后和长春宫那几个人”
的确,皇后是从咸福宫离开三五日之后才发病的,当时长春宫也有三个太监宫女被诊出症状送出去了,说是送出去到下人房那里治病,可皇后的病尚且不乐观,哪里会有太医给那些人仔细医治,就只开了几副药,剩下的只看自己的造化了
“那你说皇上为什么不许本宫再插宫权?”
“皇上不是说了吗?是心疼您身子弱,不管这些杂事才能好好歇着,娘娘您别多想了,在宫里陪着咱们六阿哥不正好吗?”
要说皇帝是为何要单独给悫妃这个殊荣,也是有原因的,一来悫妃确实有本事,宫里这些年从来没闹出过什么乱子好些事也能往皇帝想要的事态上引,上回那尔布死的不清白,可悫妃后来召遗孀进宫说的那番话恰到好处,二来,皇帝看着手里的请婚折子许久不说话,是蒙古敖汉部贝勒罗卜藏为他的幼子求娶公主,甚至是指明想要求娶四公主的折子
敖汉部一向是心向大清,大清嫁过去的公主以及宗室女不在少数,这罗卜藏是个能人,在昭乌达盟里说话颇有分量,年初才因军功下旨将他的爵位提了贝勒,将来也是属意他做这昭乌达盟的盟长,毕竟这几个部落里比起其他一年最多见上三五面的蒙古王公,罗卜藏是在理藩院有官衔的,从他登基起在京城也待过几年,跟大清的关系更近也更让他信得过
罗卜藏对这桩婚事异常执着,只看这一个月就已经是第三封折子就看得出来他急切的很,那孩子当初在行宫皇帝也见过,现在跟着大阿哥还有其余几位蒙古王公的儿子在宫里读书,也不知什么时候对璟盈上心的,罗卜藏早早定下了世子,但这个第三子是其大妃生下的最后一个孩子,向来钟爱异常,否则就不会单带了这个幼子进京,一桩婚事就能笼络敖汉部在其余几个部落会盟里也立起风向标,这对皇帝来说已经没什么犹豫的必要了
“皇上,这茶都已经凉了,奴才给您换一盏吧,娴妃娘娘前些时候拿来的茶叶还有呢”
李玉看着皇帝拿着手里的折子老长时间也不说话,赶忙上前提醒,还能替娴主儿说两句话,娴主儿性子拗,这次又受了委屈,皇上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是记挂的,那就只能是他这当奴才的给主子一个台阶下
“去永和宫”
皇帝根本没接李玉的话,罗卜藏的求请他没有别的选择,为了敖汉乃至昭乌达盟的忠心,尤其他刚登基没几年,这是第一次有蒙古部落上折子求请赐婚,又是如此明显指向,他若是拒绝了岂不是告诉整个蒙古他不再倾向于满蒙联姻,这是万万不行的,又或者拒绝婚事之后为了稳固蒙古的忠心所要付出的爵位看重等等这些东西皇帝并不想给,至于悫妃和璟盈,他自然不会亏待了她们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