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时,已是凌晨。脱下皮鞋,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才觉得那身精致的礼服像层枷锁,终于能喘口气。
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和散兵的聊天界面。
那句“没饿死”的针仍然扎在心里,不算很深,却隐隐作痛,好像还触及了来自你童年的恐慌——“废物没有价值”。
你坐在沙发上,对着窗外的月光发呆。
“没饿死”——多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却让你莫名想起他骨子里的骄傲。
当年,你说“我要离开了”,他没反驳,只是沉默地收拾了行李。你知道,他从不会说难,再苦再累,也只会自己扛。
你打开银行APP,手指悬在转账金额的输入框上,心跳有点乱。
打多少?够他买套像样的房子?够他的文化基金撑过寒冬?还是……干脆点,一次性打够,让他这辈子不用再为钱发愁。
这个念头冒出来时,连你自己都吓了一跳。你向来不是感情用事的人,更不喜欢用金钱来衡量关系,可一想到他那句“没饿死”,就觉得这钱非打不可。
像在偿还什么,又像在弥补什么。
你输入了一个足够让普通人衣食无忧一辈子的数字,核对了三遍他的银行卡号。
那是当年同居时他使用的。
如果已经更换了银行卡,那你也不必追着去打钱,你还没卑微到这种程度,不值得,也不像你。
备注栏:应急资金。
点击“确认转账”的瞬间,心脏猛地一缩,像完成了某种仪式。
没有犹豫,也没有后悔。你告诉自己,这只是“故人”间的举手之劳,就像看到路边的流浪猫,顺手喂了把粮,没必要多想。
转完账,你把手机扔到一边,去浴室冲澡。
热水浇在身上,却冲不散心里那点莫名的烦躁,你想起他在露台上的眼神,想起他说的“故人”,想起他身上不变的雪松味。
四年了,你以为自己早就不在乎了,却还是会因为他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做出这么冲动的事。
手机在客厅里震动了一下,又一下。你裹着浴巾走出去,看到屏幕上弹出两条消息。
第一条来自银行:转账成功。
第二条来自散兵:“你什么意思?”
你看着那四个字,指尖悬在屏幕上,迟迟没落下。
该怎么回?说“怕你饿死”?太讥讽。说“随手帮个忙”?更讥讽了。不管怎么说都像是在施舍。
最后,你什么也没回,只是把手机调成了静音。
窗外的月光依旧明亮,房间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再饿死了。
你感到庆幸。
你想起年幼时,考不到高分就会被扔进小黑屋关禁闭,一连几天都处于濒死状态。
就算后来身高补回来了,那段记忆你也记忆犹新,甚至现在也是把工作排在健康前面,宁愿挨饿也不愿饿死。
你又想起,之前跟着散兵出席的女生。
…大概是你多管闲事了吧。
本来你是不应该管的,但经济拮据到“没饿死”还要投资,是不是太蠢了点?
蠢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包括你自己也是蠢的。
你在松软的被子上蹭了蹭脸,随后叹了口气——至于他怎么处理这笔钱……就不是你的事了。
你躺回床上,闭上眼睛。黑暗里,那句“没饿死”又在耳边响起。
算了,不想了。
明天还要去开项目评审会。
情感这东西,果然是多余的麻烦…你翻了个身,又把脸埋进枕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