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周宝樱小心翼翼探出了头,那双圆圆的眼睛四处张望着,一看到张遮,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张大人虽然容色清冷、神情寡淡些,哪里有传闻里的那般可怕?
而且正是这位传闻里凶神恶煞的张大人,如天神一般降临,在圣上与太后娘娘面前刚直不阿,明察秋毫,才没让姜姐姐蒙受不白之冤,救了她们这些伴读。
她心想,张大人身为刑部官员,又善断刑狱,如今不是巧了吗?
又想起这人与姚姐姐的有婚约,眨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向了坐在自己身边的姚惜。
刚要伸出手,不知想到了什么,手又缩了回来。
她们这些伴读,有谁不知姚姐姐与张大人正在定亲。
可姜姐姐似乎也对这位大人格外不同,那日刚脱了险,便只身追了出去,说是要向张大人道谢,可把她们这些人吓了一跳。
此刻也不好再去捉弄姚姐姐了。
周宝樱猜不出来,偏偏又很想知道真相,顿了又顿,才开口道:“听闻张大人断案如神,不如让张大人猜一猜?”
张遮一怔,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冷淡的模样,上一世京中也有些传闻,说临淄王谋害了先皇,才登上了皇位。
但登基后的新皇,待人随和,温润如玉。
久而久之,人们反而会怀疑起了传言的真实性,便再也没人提起了。
可张遮觉得,这些传闻未必是假的。
临淄王殿下虽然性情良善,可身为太子太师的谢危一点也不简单,面上虽是与世无争,心机手段却是样样不缺。
这位手握重权,得两任天子宠信的谢大人,或恐早就生了谋逆之心。
转念又想起,自己在狱中听闻那位颠覆了皇朝的谢大人,最后竟然于自戕于三百义童的埋骨之地。
又觉得内里或许有些自己并不知晓的内情,不然去哪寻这无缘无故的仇怨。
而且那时候的临淄王,也已经清楚先皇那些龌龊的心思,倘若是为了姜姑娘,也未尝不可。
自己虽然不在乎皇位上面的那个人是谁?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人臣子本该劝诫陛下,而非犯上作乱,行谋逆之事。
但他竟觉得庆幸。
流言蜚语伤人,幸好她不曾陷入那种不堪的境地之中。
前世种种已是过往,如今他只希望姜姑娘所行皆坦途,所愿皆顺意。
张遮垂下眼帘,只道:“依张某之见,也许是谢大人,与临淄王殿下合谋毒害了陛下。”
(恭喜张大人回答正确,获得两个积分。)
“什么!”
“谢先生怎会同临淄王一起弑君?”
“肯定是弄错了,两个君子一般的人物,岂会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姜雪宁心想,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一遭,大约也不会相信这位素有圣人之名的谢少师是个披着人皮的魔鬼。
毕竟谋反前谢危在所有人眼里是先生,是君子,是贤者,与奸佞、逆贼、叛臣毫不相干,谁也看不出他有半点狼子野心。
上一世最后的那两年,谢危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的鲜血,皇室和定国公府几乎是死绝了。
以至于皇城中的所有人一听到他的名字,便闻风丧胆,避之如蛇蝎。
周寅之也被谢危乱箭钉死在宫门之上,自己这个皇后也没能逃得过,被逼着自戕了。
而更可怕的是,这人心机之深,手段之狠,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谢危刀剑对准萧氏、对准皇族之初,自己也曾质问过他,为何要做这等伤天害理,草菅人命之事?
而他只是说:“娘娘又不是天,又怎知我是伤天害理,而非替天行道!”
她也一直想不通,谢危与皇室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滔天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