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雕花木窗,轻柔地洒进寝殿,温柔地拂过芙蓉惺忪的睡眼。她缓缓睁开双眼,微微一怔——身旁的锦被早已空荡荡的。正待起身查看,房门已被轻轻推开*
“王妃娘娘安好。”小荷端着精致的掐丝珐琅食盒轻步走进,“早膳已经备好了,都是王妃平日爱吃的呢。”话音未落,小叶也提着妆奁跟了进来,单膝跪地行礼:“王妃娘娘安好,时辰不早啦,奴婢这就为您洗漱梳妆!”
芙蓉揉了揉还有些发涩的眼睛,望着两个贴身丫鬟忙碌的身影,嘴角浮现出一丝温暖的笑意。她一边吃着早膳,随口问了一句:“殿下去哪儿了?”
小荷恭敬地答道:“王爷今早说外面有事要办,这个上午可能都不在府里,说还请娘娘不要怪罪。”
芙蓉听闻,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早膳过后,她与小荷两人一同前往大厅给王太后请安。听说王太后不会在南定王府久留,芙蓉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给王太后娘娘请安。”芙蓉恭恭敬敬地跪下说道。
“哎呦!快起来快起来!”王太后连忙叫人扶起芙蓉,“现在都是一家人啦,不必多礼。”王太后温柔地笑道。
“多谢王太后娘娘。”
“哎呦!都说啦!一家人!还叫什么太后娘娘啊!叫母后。”王太后纠正道。
“母……母后。”芙蓉轻声应道。
“哎!对了!快过来坐,让母后好好看看你!”芙蓉识趣地坐在了旁边,王太后握住她的手,慈祥地看着她,“真是漂亮啊。柳明轩那小子也真是的,新婚第二日一早人就跑去办事了,怎么能留你一人在婚房,之后我一定要说说他!”王太后略带气愤地说。
芙蓉笑了笑,“殿下是南定王,得关心国家大事,臣妾不应埋怨。”
“真懂事。”王太后看着芙蓉越看越喜欢,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正当两人聊得正起劲时,一个丫鬟来到王太后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便退下了。王太后听了之后叹了口气。
“怎么了,母后?”芙蓉关切地问道。
王太后摇摇头,“无事,时辰快到了,得快点出发了。”
“那臣妾送送您吧。”芙蓉说完便起身。
王太后笑了笑,“好好好。”
芙蓉搀扶着王太后缓缓行至马车之前。就在王太后准备登车之际,她忽然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温柔而深邃地凝视着芙蓉:“阿蓉啊,你与明轩素未谋面便成了亲,想必心中定有许多委屈。”
王太后轻轻叹息一声,继续道:“自幼看他长大,这孩子向来沉默寡言,从未听他说过喜欢哪家闺秀。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一点,为母可以向你保证。他虽不善言辞,但待你之心,天地可鉴。”
芙蓉听到这些话,愣了愣,随后轻轻应了一声。王太后上了马车,似乎是真的赶时间,马车不多停留便出发了。芙蓉目送着渐渐远去的马车,无奈地笑了笑。
之后芙蓉在府里逛了逛,了解了南定王府的基本样子。王府规模宏大,既没有皇宫那般金碧辉煌的奢华气派,也不似寻常富户的精致小巧。朱红的城墙绵延数百丈,虽不及宫城的雄伟巍峨,却自有一番沉稳厚重;青灰色的瓦顶铺陈其上,远看如波浪起伏,在阳光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里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地诠释着“贵而不奢”的意境:门前的石狮雕刻古朴大方,不求繁复;庭院中的花木疏密有致,错落自然;芙蓉发现这里荷花居然比其他的花草都要多。回廊间偶有几处漏窗点缀,既添雅趣又显韵味。整座府邸透着一股从容淡定的大气。
芙蓉所在的院叫莲香院,而柳明轩所在的院叫青柳院。莲香院与青柳院隔山相望,宛如两颗并蒂明珠点缀在这方庭院之中。莲香院因院中一泓碧水、满池芙蕖而得名。每至夏日,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清香四溢,令人沉醉。那片莲花池恰似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庭院中央,为这处所在平添了几分雅致与清幽。
青柳院则位于假山之畔,虽与莲香院仅一山之隔,却自成一片静谧天地。从莲香院望去,但见青柳依依,掩映着远处的楼阁飞檐,别有一番景致。两院之间,以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假山为界,既隔断了视线,又隐隐相连,仿佛诉说着什么故事。
芙蓉逛完了王府回到莲香院,拿起桌上的一杯茶,抿了一口,轻叹道:“真是累啊,逛了好久。”
小叶走过来蹲在芙蓉脚边说:“娘娘,奴婢给您按按腿吧!”
“好。”芙蓉笑着点头。她轻抿了一口茶,默默想着王太后的那番话,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