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皇上怎么查,甚至出动了粘杆处,险些将皇宫翻个底朝天,结果只显示一个:失足落水,纯属意外。
意外?
皇上冷笑,经历过腥风血雨的九子夺嫡,铲除年羹尧等人,他可不信这世上有什么意外。
便吩咐手下继续查。
三阿哥读书不行,才德一般,但在皇上心中着实有些分量。当初齐妃畏罪自缢,他都没想过要放弃弘时。
现在弘时猝然离世,身后掺杂许多势力的影子,他必须查清楚到底是谁敢谋害皇子。
否则来日,焉知凶手不会对皇帝出手。
皇上的心事只有他自己知道,相处久了,作为枕边人的瑛嫔也能猜到些许。不过这算什么,真正的大雷在后头呢。
昔日祺贵人当着后宫众人的面,告发熹贵妃私通,一双儿女血脉存疑。奈何熹贵妃棋高一着,祺贵人身死,还连累了瓜尔佳氏一族。
她言之凿凿,皇上未必没有疑虑,只是维持皇家颜面,暂且相信熹贵妃,隐而不发罢了。
瑛嫔曾在清凉台伺候,她记得先前果郡王老是往外边去,还从凌云峰带回来一个女人。
那张脸,可不就是如今的熹贵妃么。
若说日久生情,倒也没错。
三阿哥的死,除了皇上,最受震动的当属皇后。她一心做着弘时上位,她为母后皇太后的美梦,但一切都毁了。
剩下的几个阿哥里,四阿哥亲近熹贵妃,断不可用,五阿哥久居宫外,不得皇上看重。
比起消沉,皇后更多的是怒火。尤其得知熹贵妃哄着皇上大封六宫,揽尽人心的时候,谁还记得枉死的弘时。
此情此景,正是弘晖之死的复刻。
一旁剪秋适时提醒道:“娘娘不妨想想,三阿哥出事,最能从中受益的人是谁?”
身为忠仆,她实在不忍见皇后落败。随着甄嬛势力日渐壮大,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将矛头指向景仁宫了。
皇后眼眸一闪:“你是说,熹贵妃……”
是啊,皇上子嗣不丰,来日选定继承者,肯定要从四阿哥、六阿哥之中选择。全是熹贵妃那一脉的人。
她要做唯一的皇太后!
熹贵妃这个贱人,也配和中宫争?!
想到这里,原本有些疲惫的皇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命剪秋再去察看,是否能找到些别的线索。
最好是能栽赃给永寿宫。
剪秋心知肚明,亲自寻了那日在场的宫人,果真发现了些蛛丝马迹。这下可好,都不用故意陷害了。
当时打捞尸体的宫人,有一个站出来,说三阿哥的指甲盖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奈何时间过去太久,他已经忘了细节。
剪秋将信将疑,命人去找仵作。
皇上那边也没闲着,他的粘杆处比皇后动作更快,消息更详实,很快就梳理了事件所有疑点,呈给皇上。
“血肉,伤痕……”
皇上放下密折,喃喃自语道。
苏培盛站的远了些,没太听清,下一秒便听皇上说,找到宫里所有身上带有伤疤的人,关进慎刑司审问。
苏培盛只觉心惊肉跳,连忙出去传达口谕。不好的预感渐渐浓郁,他越想越不对,中途趁人不注意,去了永寿宫一趟。
熹贵妃闻言颇为惊讶,她深知皇上本性,冷酷无情,最重颜面。这般大费周章,想必是掌握了什么证据。
希望不要烧到自己,她担忧的想着,甄家实在受不起什么波折。她不忘向苏培盛道谢,“有劳你了,本宫会注意这茬的。”
苏培盛摇摇头,没多说,快步离开了。
熹贵妃不想坐以待毙,立刻排查永寿宫内的人,发现无一身上有伤,缓缓松了口气。
应该不是冲她来的。
熹贵妃没有猜错,幕后主使并非直接冲她去,而是丢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棋子。
从前伺候惠妃沈眉庄的婢女,晓春。
被抓时,晓春对谋害三阿哥的事供认不讳,还牵扯出惠妃私通太医温实初,合谋生下野种的惊天秘密。
随后一头撞向墙壁,当场自尽。
晓春的死,无足轻重,但由她的死亡即将引发的宫闱动乱,才露出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