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后宫治理。
对后宫所有人都做了一次清查,方法得宜,既没有引起侍从恐慌,也不会漏过二心之从,手段雷霆,她丝毫不糊弄。
她目光深邃而悲伤,仿佛在凝视着无尽的黑暗。
黑夜中,她的心如落叶般飘摇,却又像石头般沉重。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声音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她自己的心跳声在不断回荡。
她把从前用来哄司马玉龙的智商,都用在了治理宫廷上。
她说,要留给思儿姐弟二人,一条略微平坦的路。
尽管思儿姐弟表示无需母后如此辛苦,并且对她的治理,处于观望态度。
可是,一月又一月,母后的行事风格与做派,几乎与父王相同。
每一次,大家既吃惊,又赞叹。
父王虽然不在了,可他的精神还在,他的心意还在照拂着家人。
司马玉龙走后的第一个春节,思儿回宫同她的母后弟弟一同度过。
大年二十八,看着自己母后有条不紊的,安排后宫一应事宜。
她身侧的嬷嬷,拿出一个长长的清单。
大到物件摆设,小到菜肴采购,一一列举。
一路安排下来,宫人侍从听令而行。
往太和殿走的路上,思儿瞧见自己母后的眼圈红红的。
她知道,她在想父王。
思儿说:“母后,别难过,你还有我们。”
可白珊珊说:“母后不是难过,母后是觉得幸福。”
她说,往年,都是你父王百忙之中兼顾张罗这些事,而且,从不需拿什么清单,却面面俱到。
她说,一个人心里得装多少爱,才能做得这么面面俱到,才能日复一日,不怨不悔。
她说,思儿,身在福中要知福,就算你父王不在了,咱们也是曾被他深爱过的人。
母后的感悟,让思儿忍不住哭了,又笑了。
母后原是出自武将世家,自幼刀枪棍棒,骑马射箭无一不精。
谁能想到,像她这样一个巾帼英雄,有一天会对针织女红,厨艺之类的感兴趣。
那个司马玉龙留下来的调味册子,她没事就拿出来摆弄。
一会试试口味,一会调调新酱。
就像从前司马玉龙在时,经常做些新奇的吃食 那样。
只不过,司马玉龙做这一切,轻车熟路。
而白珊珊,常常进入御膳房就是破坏,但她乐此不疲,也渐渐熟练。
各地美食,再也难不倒她。
有时看她花很长的时间,雕刻一朵花,把自己整得很狼狈。
思儿就会劝她:“母后,别雕了,换个别的样式吧。”
可她说:“越雕这些小玩意,就越想你父王,以前一直觉得,他是无所不能的,文韬武略,琴棋书画,又心灵手巧,什么东西都会,现在才知道,他只是用心和有心罢了。”
白珊珊在学习司马玉龙。
常常,思儿入宫,看到白珊珊坐在庭院里看书,思儿叫她,她都没听见。
她看那些书册的眼神,就像在跟司马玉龙对话一样。
那眼神里,住着最平静而隽永的相思。
偶尔,做出别致的小点心,思儿都会觉得,那个让家永远没有后顾之忧的父王,还在。
白珊珊不仅在学习司马玉龙对家的无微不至,也在培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