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三年后。
这三年里,李涵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推行各种利国利民的政策,深受百姓爱戴。
世家也在他的各种施压下尽显颓势,世家明白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很快,他们找到了王守成,想与他合作想逼迫李涵退位。
而王守成在这三年里也被李涵一步步削弱势力,对他不满已久,于是他们一番商议下来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幼子继位,再由他们把持朝政。
而太后对李涵在位期间没有立先帝的孩子为太子一事颇为不满,对于他们的行动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很快,他们便发动了宫变。
看着大批闯入朝堂之上的神策军,李涵神色不变,端坐于上首,
“各位带着这么多人闯入宫中是想做什么?”
王守成哈哈大笑,
“自然是庆陛下退位让贤了!”
此话一出,众臣一片哗然,
“王守成你疯了不成!你这是在谋反!”一位大臣指着王守成的鼻子怒骂。
王守成半点不生气,信誓旦旦地回答,
“当年先帝突然驾崩,若不是孩子还未出生又怎能轮得到他李涵还做皇帝!说是会将皇位归还给先帝的孩子,可是他李涵登基这么多年,却从未想过将先帝之子立为太子,他打的什么主意可想而知!”
“我今日便是为太子讨回公道!先帝之子才是皇位的继承人!”
大殿之外传来一阵兵器碰撞士兵厮杀的声音,王守成得意的看着李涵,
“若你现在写下禅位诏书还能富贵一生,不若……你就一杯毒酒了结了吧!”
“王守成,你就不怕史书上留下你的反叛?”李涵冷冷的看着下面的王守成还有那些联合起来的世家洋洋得意的嘴脸。
“史书由胜利者编写,若是我赢了谁还会管我怎么赢的!那些百姓只要能吃饱饭,谁在乎当权的人是谁!”
殿内护着李涵的侍卫与神策军僵持着,王守成大喝一声,
“还在等什么!此事已成定局,必要让李涵禅位让太子登基!”
说罢,神策军马上冲了上去与侍卫缠斗在一起。
……
殿外打斗声渐消,浑身浴血的花无欢和李玉溪拿着还在滴血的兵器进来,
“陛下,乱臣贼子已全部拿下!”
王守成不可置信地环顾四周,自己的亲兵全部被五花大绑地押进殿中,
“不可能!我带了那么多人,你近期也没有人员调动,你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可以与我抗衡!”
“那当然是因为有我在。”
安王从外面进来,拱手行礼,
“见过皇兄。”
“皇兄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们这些人在密谋反叛一事,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兄的掌握之下,如今不过只是将计就计罢了。”
“现在投降者一律不杀。”
听到这话,王守成周围的神策军全都丢弃了手中的刀剑,就连一旁的世家私兵也弃甲投降。
“将王守成等同伙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
——
飞鸾和清风还有永道士在这三年里去了各地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她们见识了各种奇山异水,也去到了灵气十分丰富的地方,一番游历,终于在三年之后再次回到了骊山。
她们给族里众人都带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众人一阵笑闹,黑耳姥姥让飞鸾坐在她身边与她说话,
“你这妮子,三年都不见你回来,真是一点也不想我们。”
“哎呀,姥姥,”飞鸾窝在黑耳姥姥怀里撒娇,“我哪有不想你们,我不是隔几天就跟你们镜像相见嘛~”
“你多出去走走也好,”黑耳姥姥感慨道,“游历三年你的修为增进了不少也是好事,前段时间长安城中出了不少乱子,你不在也好。”
“出了什么乱子?”飞鸾疑惑不解,多大的事才能让远在骊山从不出去的黑耳姥姥也听闻?
黑耳姥姥一看就知道飞鸾在想什么,没好气地点了点她的小脑袋,
“你以为我们狐族还像以前啊?如今天下太平,我现在也不总不拘着他们了,偶尔族中的小辈们也会下山去城内采购玩耍,自然也会探听到一些消息,不过具体是什么消息我倒是不清楚,只听说是什么反叛被抓之类的,等你进了城自然就知道了。”
如今李涵已经不再派人寻找飞鸾,所以对于飞鸾进城,黑耳姥姥并不十分担忧,只是还是嘱咐了几句,
“外出要么就施法遮掩样貌,要么就带着帷帽小心被人盯上。”
飞鸾在外三年也不似当初那般懵懂,自然知道姥姥是为了她着想,于是听话的点头。
……
时隔三年再度踏入长安,飞鸾和清风感慨着长安的变化,在清风光顾着小吃摊时,一旁的飞鸾注意到了一旁的告示,不由得凑近去看。
这三年里她识得了不少的字,如今已然能与书生对上几句诗词,她一字一句的念道:
“天下之大,纲纪为重;社稷之固,法度为先。近有前神策军大将军王守成协同世家苏家苏建,李家李刚等人谋反逼宫,责令秋后问斩……”
飞鸾焦急地握住清风的手,
“姐姐,这可怎么办!”
清风疑惑的挠了挠脑袋,
“什么怎么办?王守成那老贼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又与他也不熟悉,他死不死你关心这个做什么?”
飞鸾急得直摇头,
“不是他!是全姐姐!全姐姐是王守成的义女,如果他出事了那全姐姐呢,会不会也被抓了?!”
清风听到后也有些慌张,不过这几年的游历让她的性情稳重了许多,她微微皱眉,
“飞鸾你先别着急,闲杂不过是猜测,我们先确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