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集
弘曕(摄政王)好了,棠儿,十一,把两位小世子带下去吧。
十一和棠儿领着璟宸与璟琛缓缓退下,脚步声渐行渐远。
萧云(摄政王妃)六郎,你这是做什么?
弘曕(摄政王)云儿,自从有了宸儿和琛儿,你眼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了吧。
萧云(摄政王妃)六郎,你可是宸儿和琛儿的阿玛啊,怎么反倒吃起自己孩子的醋来了?
弘曕(摄政王)哼,那又怎么样。
萧云(摄政王妃)好了好了,别再闹脾气了。我眼里不是有你嘛,这还不成吗?
弘曕(摄政王)这还差不多。
太师府内,气氛略显紧张。
谢砚知太师,太师夫人,今日前来,是为提亲一事。
姜行舟(太师)谢砚知,虽说你继承了你阿玛丞相之位,但终究还是配不上我女儿。这事,我绝不可能答应。
姜雯月阿玛!我非砚知不嫁。若您执意反对,我宁愿与砚知私奔。再说,砚知哪里配不上我?他姐姐可是太子妃,将来更是皇后,而砚知日后也会成为国舅,论身份,反而是我高攀了。
姜行舟(太师)你这逆女,这是在威胁你阿玛吗?
孙静雯(太师福晋)行舟,消消气吧。她说得对,既然如此,就答应了吧。月儿说得没错。
姜行舟(太师)这……
孙静雯(太师福晋)行舟!难道你忍心看着月儿因私奔而吃苦受罪?
孙静雯(太师福晋)况且,这砚知确实是个好孩子,对月儿也是一心一意。
姜行舟(太师)罢了罢了,我同意。不过,你二人何时完婚?
谢砚知伯父,不消多商议了。我来之前已算好日子,七天后便是吉日。
姜行舟(太师)七天后?那可就是初八了,那天确实适合嫁娶。既然你都算好了,那就七天后吧。
谢砚知与雯月闻言,互相对视一笑,目光中满是欣喜。与此同时,云南之地——
杜雪吟(云南皇后)晴儿,在南边的日子还好吗?若不习惯,我便与之航说,让你与风儿回大清便是。
晴儿(太子妃)母后,您别担心,我已经习惯了。况且,有阿风还有我们的孩子小太阳在身边,我一点也不孤单。
晴儿(太子妃)倒是母后,您辛苦了。既要照顾父皇,又要照看小太阳。
杜雪吟(云南皇后)母后不辛苦,只要你们夫妻二人安好,我就放心了。
萧风(太子)母后!晴儿她……(匆匆走进来)
杜雪吟(云南皇后)既然风儿来了,母后就先告退了。
雪吟转身离去,萧风方才开口。
萧风(太子)晴儿,你与母后方才聊些什么?
晴儿(太子妃)也没什么,母后只是问问我在南边是否习惯。对了,阿风,奏折批完了吗?
萧风(太子)嗯呐,刚忙完。
晴儿(太子妃)那真是辛苦你了,阿风。我去叫宫女给你准备一杯安神茶吧。
萧风(太子)晴儿,不必了。咱们夫妻二人说说话就好。
晴儿(太子妃)那好吧。
煜王府中,一片温馨却稍带紧张的氛围。
萧煜(煜王爷)慧儿,你怎么动起针线剪刀这些物件了?快些放下,仔细伤着自己。
富察雅慧(煜王妃)阿煜,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但我只是想为咱们的孩子做几件衣裳罢了。
萧煜(煜王爷)不行,你现在怀着孕,万不能劳累。
富察雅慧(煜王妃)那好吧,听你的便是。
萧煜(煜王爷)这才对。这些琐事交给丫鬟处理就好。
富察雅慧(煜王妃)嗯,我知晓了。
很快,七天过去了。这一天,正是雯月与砚知完婚的大喜日子。
孙静雯(太师福晋)月儿,若你在夫家受了委屈,尽管回太师府,告诉阿玛和额娘。有我们替你撑腰。
姜奕淮哼!谢砚知,要是敢让她受委屈,看我不收拾你!
姜雯月额娘,您放心吧。我不会受委屈的。大哥,您也不许这样说,砚知待我很好,不会让我受半点委屈。再说,我信他。
姜奕淮行行行,我不说他便是。
静雯轻轻为雯月盖上红盖头,由丫鬟搀扶着一步步走到太师府门口,登上花轿。与此同时,谢砚知也翻身上马,示意乐师开始演奏。锣鼓声霎时响起,喧闹而喜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太师府出发,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了谢府。
谢砚知家中虽无阿玛主持仪式,但因姐姐已经出嫁,便免去一拜天地诸礼节。片刻后,他拿起喜称挑开红盖头。
谢砚知月儿,你今日真美。我们终于成亲了。
姜雯月是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