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攀高枝?戴裕自己就是陆家嘴一支花好吗!”
万能“心碎…我的小先生终究是别人的了…”
万能“编剧操控实锤!难怪这季节目周九良镜头这么多!”
万能“楼上酸鸡!明明是强强联合!这CP我嗑爆!”
录制被迫中断。
巨大的水晶吊灯将整个大厅照得亮如白昼,也照见了所有工作人员和部分尚未离场观众脸上惊愕、探究、兴奋交织的表情。
嗡嗡的议论声像潮水般在挑高空间里回荡。
导演脸色铁青,对着对讲机低吼着什么。
戴裕站在二楼导播区边缘的玻璃护栏前,俯视着楼下混乱的现场和那个被聚光灯笼罩的临时舞台。
她冷静克制,她不能乱!
周九良还站在台上,没有动。他微微侧身,似乎在看着旋转门的方向,又似乎只是垂着眼。
大褂在射灯下泛着细腻的光泽,身影挺拔,却莫名透出一种被围观的孤寂。
玻璃幕墙外,城市的光河依旧璀璨冷漠地流淌。
手机在口袋里疯狂震动。父亲、孟哥、栾云平…置顶的哥哥。
她没接。
划开微博,热搜词条下,那张后台通道围巾瞬间的照片被无限放大。
她看着照片里自己踮脚时绷紧的脚背,看着周九良低垂的、专注的目光,一股冰冷的怒意和荒谬感直冲头顶。
这精心挑选的角度和煽动性的解读,像一根毒刺。
突然,一条热评被顶上顶端:
【周九良早年文字访谈片段(2016年)】
万能问:九良老师,您觉得南京最让您怀念的是什么?
周九良(周航)周九良:(沉默良久)…附中后门那家小馄饨摊,冬天喝了暖手。
【配图】:一张明显是翻拍的老照片——南京附中后门狭窄的巷子,冬日清晨的薄雾里。
穿着旧校服的小周航和小戴裕挤在一个冒着热气的小摊前。
小戴裕正把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碗往小周航冻得通红的手里塞。
照片一角,模糊地能看到摊主车上挂着的“暖心馄饨”小牌子。
评论瞬间炸锅:
万能“南京附中!馄饨摊!青梅竹马石锤!”
万能“戴裕新书《青石巷》里写过这个馄饨摊!”
万能“所以是周航你小子从南京惦记到上海?!”
万能“从馄饨摊到保温桶…我特么嗑到真·养成系了!”
戴裕看着那张被时光晕染得模糊的照片,看着小周航冻红的手和小戴裕递过去的碗…冰冷的怒意被一种更汹涌的情绪冲开。
原来那么早,一碗馄饨的温度,就被他刻进了骨子里?
手机再次震动,哥哥:
周九良(周航)“导播车右后轮,台阶缝。先吃。别慌。”
言简意赅。没有辩解,只有行动——吃饭,别慌。
戴裕深吸一口气,那口堵在胸口的浊气仿佛找到了出口。
她关掉平板,无视楼下投射上来的各种目光,转身下楼。
高跟鞋踩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穿过窃窃私语的人群,走向旋转门外。
~~~~~~~~~~~~~
曝光了!
亲们!点赞、评论、花花、投币、开会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