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裕看着信息,手指拂过琴轸上那枚小小的刻痕。她仿佛能透过玻璃,看到楼下花坛边那个安静等待的灰色身影。她回复:
戴裕(黛玉)“就来。”
戴裕(黛玉)“盐…留着,撒在黄浦江里,给黑子们养养咸鱼。”
她抱起三弦,转身下楼。平日温柔的玉儿,现在是锋芒毕露的戴裕老师。
高跟鞋再次敲响光洁的大理石地面,穿过渐渐散去的人群,走向那片灯火与江风交织的夜色。
旋转门缓缓转动,将CBD的璀璨与喧嚣短暂隔绝。门外,春夜的风带着黄浦江的水汽,吹动她的发丝。
周九良站在花坛边,保温桶安静地放在那里,像一座小小的灯塔。
她走过去,他自然地接过她怀里的三弦。
她掀开保温桶盖子,熟悉的热气和香气扑面而来。她舀起一勺汤,吹了吹。
玻璃幕墙依旧映照着繁华的不夜城,网络世界的喧嚣也永不会停歇。
但在此刻,在黄浦江的风里,在一碗加了“压惊盐”的鸡汤旁,在一把刻着“家”的三弦边,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光怪陆离的“玻璃海”上,稳稳地投下了名为“定海针”的锚。
花坛边沿,一粒晶莹的盐粒,在路灯下闪着微光。
周九良转头,看了镜头一眼,没说话。只是抬手,用指尖轻轻捻了捻自己大褂袖口那处被特写过的、柔软的毛边。然后,对着镜头,几不可查地、微微弯了一下唇角。
黄浦江的风带着湿润的凉意,吹散了CBD空气里残留的硝烟味。
戴裕和周九良并肩坐在江边花坛冰凉的石沿上,保温桶放在两人中间,盖子敞开着,散发出最后一缕温热的药膳香气。
远处,陆家嘴的摩天楼群依旧灯火通明,像一片永不熄灭的玻璃森林。
周九良(周航)“盐罐子,”
周九良忽然开口,声音混在江风和轮船的汽笛声里,显得有些模糊。
他从老头衫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纸包,递给戴裕,
周九良(周航)“王叔刚抢的。说外滩风水更硬。”
戴裕接过那小小一包盐,掂了掂,沉甸甸的。油纸粗糙的质感摩擦着指尖。
她没说话,只是拧开保温桶内层的盖子,将里面最后一点温热的汤底倒进盖子,然后,捏起一小撮盐,指尖捻动,细白的盐粒簌簌落下,融进浅金色的汤里。
她端起盖子,小口啜饮。加了盐的汤底,咸鲜更甚,带着一种粗粝的、直击味蕾的真实感,将之前被舆论搅得翻腾的胃彻底安抚。
手机在口袋里持续震动,是栾云平的信息:
万能“舆情已控。法务介入源头。孟仔直播效果奇佳。安心。”
安心?
戴裕看着江对岸璀璨的灯光在黑色的江水中破碎摇曳的光影。
网络世界的风暴或许暂时被“定海针”和“三弦”压住,但人心深处滋生的阴暗,如同这江底的暗流,从未真正平息。
~~~~~~~~~~~~~
解释一下盐的问题!
煲汤时是不放盐的,在喝的时候,自己往里加,调整口味。
所以才有九良总是带着一小包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