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被他贫得彻底没了脾气,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伸手在他胳膊上轻轻掐了一下。
戴裕(黛玉)胡说八道!行了……那就……试试吧。但是说好了,你要是敢在电视上胡说八道,回家你就跪搓衣板!
周九良(周航)当然!都听你的!保证超水平发挥,绝对不给领导丢人!
一场家庭会议,在周九良的插科打诨和温柔攻势下,圆满结束。
周爸爸虽然嘴上没松口,但已经默默地去酒柜里拿自己珍藏的好酒,盘算着后天采访结束要怎么招待人家了。
初七一大早,周记茶楼还没开门,气氛就先紧张起来了。
周妈妈把地板擦得能照出人影,周爸爸则把他那几盆宝贝盆景挨个儿修剪了一遍,说是要让它们以最佳的精神面貌上电视。
只有周九良,跟个没事人似的,捧着个搪瓷大缸子,在后院溜达来溜达去,嘴里还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
真正的“话事人”,此刻正坐在大堂的八仙桌旁,神情专注。
黛玉面前摊着个小本子,手里握着一支笔,俨然一副要进行学术研讨的架势。
她一改之前的犹豫和怯场,眼神里透着一股“事已至此,必须拿下”的决绝。
周爸爸修完盆景,端着紫砂壶过来喝茶,刚坐下,就被黛玉逮了个正着。
戴裕(黛玉)爸,我有个问题。
周爸爸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这还是儿媳妇头一回用这么严肃的口气跟他说话。
万能周爸:啊?闺女,你说。
戴裕(黛玉)咱们家茶楼,最早那块“周记”的牌匾,我看落款是个我不认识的名字,那是什么来头?还有,我听街坊说,咱们家最早还代客收发信件?这些老故事,我想在采访里提一下,这叫增加历史厚度。
周爸爸愣住了,他看着黛玉本子上一条条列出的问题提纲,什么“经营模式的历史沿革”、“关键发展时期的代表性事件”、“与社区邻里的互动轶事”……
好家伙,这阵仗,比上次区里来修地方志的大学生还专业。
万能周爸: 哎哟!我的乖乖,你这是要给咱家茶楼写本传记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提它干嘛?
戴裕(黛玉)这不叫陈芝麻烂谷子,这叫文化底蕴。爸,您就跟我说说,我记一下。
看着儿媳妇那双清澈又认真的眼睛,周爸爸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原本那点儿“抛头露面不好”的顾虑,瞬间被一种名为“传道授业”的自豪感所取代。
万能周爸:咳咳,那块匾啊,说来话长了!那得从你太爷爷那辈儿说起……
周爸爸一开口就刹不住车了,从太爷爷的拜把子兄弟是个前清秀才,讲到他爷爷用一担茶叶换了台收音机,又讲到他年轻时,跟隔壁点心铺的师傅为了抢客人斗智斗勇……
故事说得绘声绘色,唾沫星子横飞。
九良端着缸子溜达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