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知为何,看着这些象征着幸福顶点的华服,一股莫名的、细密的恐慌毫无征兆地攫住了她的心。
婚前恐惧症。
她在书里读过,在剧本里写过,却从未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她和周九良的感情坚不可摧,她对此深信不疑。
可她怕的,是“婚姻”本身。
她害怕未来的柴米油盐,会磨掉爱情的诗意与光泽;害怕日复一日的相处,会让此刻的心动变成左手摸右手的平淡。
她害怕自己做不好一个“妻子”,害怕辜负两个家庭如此深切的期盼。
这种焦虑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密密实实地笼罩起来。
她拿起手机,想给周九良发个信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说自己害怕了?在这大喜的日子前夕,未免太过矫情。
正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是周九良发来的一条微信。
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他的书桌,桌上,那枚他们当初在潘家园一起买下的,“航情黛运”的石料印章,被一方鲜红的印泥簇拥着。
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正按着印章,在一方白纸上,盖下了一个清晰的、红得像血脉的印记。
紧接着,第二条信息弹了出来。
周九良(周航)妹妹,章已盖好,终身有效,不得反悔。
没有一句“别怕”,也没有一句“我爱你”,却比任何安慰都来得精准而有力。
这句带着他特有风格的、半是霸道半是承诺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上的那把锁。
是啊,反悔什么呢?这桩婚事,是他蓄谋已久,也是她心甘情愿。
他们早已用法律和真心,在彼此的人生契约上盖了章。
黛玉眼眶一热,所有的不安与惶恐,都在这一刻,被巨大的暖意所融化。
她打字回复。
戴裕(黛玉)知道了,周先生。周太太已签收,概不退换。
深夜,喧嚣散尽,工人们都已离去,院子终于恢复了宁静。
红灯笼亮着,将廊下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黛玉辗转难眠,索性披了件外衣,悄悄走出房间。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屋顶的方向。那里,是他们曾经一起看过星星的地方。
院子一角的木梯还靠在那里。
她提着裙摆,踩着梯子,有些笨拙地爬了上去。
冰凉的瓦片带着夜的寒意,却让她纷乱的心绪彻底沉静下来。七夕前夜的星空格外清朗,银河像一条璀璨的钻石腰带,横贯天际。
周九良(周航)我就知道你得上来。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黛玉回头,看见周九良不知何时也上来了,手里还拿着两罐温热的牛奶。他把其中一罐递给她,在她身边坐下。
周九良(周航)睡不着?
他问。
戴裕(黛玉)有点。
她诚实地点头,
戴裕(黛玉)太热闹了,也太安静了。
周九良笑了,他理解她的感受。
他伸出手,将她揽进怀里,让她靠在自己肩上。
周九良(周航)我也睡不着,
他轻声说,
周九良(周航)我一闭上眼,就是明天要迎亲的画面。怕自己说错话,怕自己不够帅,怕伴郎团那帮玩意儿给我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