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王爷和王妃终于回来了。整整12年了,岁月如梭,边关的风霜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不变的是他们坚定的眼神和对家国的忠诚。这一天,全国同庆,喜悦的气氛弥漫在每个角落。就连皇帝段尧都亲自出城迎接,他的身边,段玉和段从云紧紧跟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百姓们也纷纷出城,他们的热情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街道两旁,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是对英雄的敬意,也是对和平的渴望。12年的征战,王爷和王妃二人在边关的艰苦奋斗,终于换来了胜利的果实,问谁谁不高兴呢?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段玉和段从云,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终于回来了。两个孩子的心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喜悦,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父母的身影总是模糊的,但今天,他们终于可以清晰地看到父母的模样,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恭喜贤弟和弟妹,凯旋而归!”段尧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他的笑容温暖而真诚。这是对英雄的最高礼赞,也是对家庭团聚的美好祝愿。
“还是皇上洪福齐天,王爷段和说。”王爷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国家的忠诚。
“贤弟啊,快过来,看看你还认识他们吗?”段尧说
王爷和王妃仔细看着,一时之间看不出他们到底是谁?
见此情景,他们率先打破了这份尴尬。
“孩儿见过父亲母亲!”段玉和段从云说。
王妃突然兴奋起来
“你是玉儿?你是丛云?”
“回母亲的话,我是玉儿”
“母亲,我是从云!”
“好孩子,都长大了”王妃感动的快要哭了。
“好了,都别站在这了,赶快进宫,朕要为二位接风洗尘”
这一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当天晚上,平王府
院子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石桌上,斑驳陆离。段和与段玉父子二人,坐在石桌旁,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段和抿了一口茶,茶香在空气中弥漫,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
“听陛下说这两年你很有长进。”段和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欣慰。
段玉微微一笑,谦虚地回答:“没有,都是陛下重视孩儿。”
茶香袅袅,父子间的对话继续着。段和放下茶杯,目光转向段玉,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玉儿,你今年老大也不小了,何时为父亲找一个儿媳?”
段玉一愣,没想到父亲一回来就谈这个话题,他有些无奈地回答:“父亲,你看看你怎么一回来就谈这个?”
“怎么不行啊?”段和笑着反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儿子的期待。
“父亲,孩儿现在还小。”段玉试图以年龄为由推脱。
“呵,已经不小了。”段和轻笑,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段玉无语。
院子里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远处的花香,也带来了父子间的温馨。段和看着沉默的儿子,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知道,儿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他作为父亲,总是希望儿子能够早日成家立业。
“父亲,你就不能聊点别的吗?”
“行,那就聊聊你妹妹吧。”
“从云?”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