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学宫弟子总能看到景玉王身边时常会跟着那名被允许进入书阁读书的外门弟子,
这让那些想要巴结王爷的学宫弟子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偏偏这又是在学宫里,他们就算想做什么也不敢。主要他们也打不过。
然而很快。大家伙的注意力就都从萧若瑾身上转移了。
几十名前往边境支援北离军的学宫弟子以及长老,突然之间回来了。
书阁内,萧若瑾与姚泽琴正在研究一本前朝留下的古籍,这本古籍的每一页纸都写满了字,每一个字小的跟蚂蚁似的。远远望去,只觉得密密麻麻一片,看着萧若风头晕。
偏偏对面的两个哥哥看的那样投入。
天启城的冬日难得会有这样的大晴天,感受着窗外吹来的清风,萧若风那颗向往外界的心蠢蠢欲动。
这这边萧若瑾虽然一直在看书,可以还是分了几分心神到对面的若风那,小家伙这个年纪最是坐不住好动的时候。
此刻见他时不时就往窗外瞅一眼,萧若瑾就知道若风是这是想出去玩儿了。
只是想到想到今早。学宫弟子们私底下聊的消息,心知朝廷与学宫之间的矛盾已经初见雏形了。
随着北离的军队深入西楚与北阙,行军路上难免会误伤百性,甚至丧心病狂如西楚,直接拿活人炼制药人来对抗北离的军队。
久而久之,凡北离军队所过之处,皆是一片断壁残垣。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这样轻飘飘的一句从书上读到的诗。如何能抵得上亲眼所见来的冲击。
这些自学宫中走出去的少年。终于有些看不过去了。
在他们看来,此前北离的做法是为了自保,可现如今。北离的行为又何尝不是第二个西楚与北阙?
如果不是北离硬要将这两个国家赶尽杀绝,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受苦受难?
于是,在攻破一座新的城池过后,学宫的一名弟子主动拦在了北离军队的面前,阻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并肩作战了这么久的学宫弟子与北离军队,第一次产生了分歧,消息在传回天启城中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学宫弟子刻意干涉朝政。
太安帝当即下旨。召回了稷下学宫在前线的所有人。
太安帝不是不知道,信上所谓的干涉朝政有水分,召回学宫弟子,是深思熟虑之下做出的决定,这封告状信只是一个引子。
这些人的思想一旦沾染上,朝局就会变得不可控。
而他这深思熟虑下做出的决定,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在学宫众人心中的形象,实际上太安帝丝毫不在意 。
一个不能为自己所用的势力,他一个皇帝,何须在意他们的看法,他做的决定,旁人只有服从的份。
萧若瑾并不否认他父皇的想法,但。不否认,不代表他现在赞成父皇的举动。
帝王确实不该对任何势力低头,可也得看情况啊,现在大战在即,西楚与北阙的最后的底牌都还没有使用,学宫弟子的离去恰好是保护了他们,反而是继续前行的北离军队死伤惨重。
想归想,终究如今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不是自己,他如今要做的便是当好一个学宫的普通弟子,把弟弟照顾好,就够了。
萧若瑾:“在学宫也呆了好几天了,也该回王府看一看了。”
看着听到自己这番话后眼睛都亮了的弟弟,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