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嚎一片的很快就不只有一个户部了,因为在将那些堆积如山的公文处理完之后,就轮到要账了。
萧若瑾掌管的户部,从前欠了谁的俸禄都得补上,当然欠了户部的也逃不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几大世家。
之前之前账目问题,虽然涉事人都被罚了,俸禄,可该补的钱还是要补的,还必须双倍!
于是之后的几日,萧若瑾每天都带着户部上下一众人拿着账本挨家挨户敲门要钱。
钱自然是没那么好要的,萧若瑾直接大手一挥,将那些敢欠钱不还耍无赖的人的财产直接没收。
反抗?让大理寺卿教教你什么叫做为官之道。
当官的,除了太师这样的贤德之人以外,谁还没几件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随便拿出来一件,就足够送去大理寺喝茶了。
挑了几个刺儿头一通连敲代打威逼,其他的官员们都老老实实的配合户部的工作,有银子的补银子,没银子的便将产业交出来。
如此这般一个月之后,国库生生扩充了一倍之多 。
而御书房内,弹劾景玉王的奏折也比往日多了一倍,只因景玉王这回不止在天启城要债了,开始改查全国税收了。
税收啊!全国的呀!这得贪多少?又得股多少?
太安帝:“唉!”
有的时候儿子太能干了,也是一种烦恼。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太安帝总有一种自家儿子比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要勤勉的感觉。
太安帝:“年轻可真好啊,孤终究是老了。”
从户部的账本到江南水患,以至于如今的税收问题,这些从前从未被太安帝放在过眼中的消失,直到他们被萧若谨挨个翻出来,他才真正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小事 。
若任由这样的风气继续下去,北离迟早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他自诩制衡住了朝堂,却不知更多聪明人也借着他的制衡之术从中牟取利益,好在谨儿的出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即便就是整个朝堂的朝臣都站在萧若瑾的对立面,太安帝也会站在自己儿子这边。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朝中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是那般利益熏心,有很多人看得清局势,也是真正为国为民的。
他们在大部分弹劾萧若瑾的朝臣之中,选择了站在萧若瑾的身后,站在了皇权,百姓的一边。
太安帝对此十分的欣慰,于是他再次运用起了自己的制衡之术,这一次。他也站在了萧若谨这一方。
姚泽琴:“了不得哟!古往今来,殿下应该是唯一一个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结党,还不被怀疑的,皇帝陛下甚至对此乐见其成,在下可真是太佩服王爷了!”
萧若瑾:“这些人本就是我保下的,只不过先前他们并不知道保下他们的人是谁,我也从未露面,还是多亏了户部账目一事,我的好大哥将我的事情宣扬了出去,想以此惹来帝王猜忌,这才将我透露给了那些人。”
姚泽琴:“原来这还有一部暗器呢!我先前都没发现!”
姚泽琴此刻对于萧若谨充满了敬佩,王爷永远都会给人惊喜。
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城府究竟有多深。谋算又有多大。
没有刻意接触,便不算真正的结党,至于那些被萧若瑾保下的官员,但凡他们能看清局势,便会选择站在萧若瑾这一方 ,即便不站队也没关系,毕竟从始至终,萧若瑾都没有要求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