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事情解决了,商队却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回到青州,而是直接转到去往了天启城。
“郡主,您又要给朝廷送钱啊?”
胡错杨:“这次送粮。”
管家原本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他看到了自家郡主亲笔所写的奏折。
作为郡主,是有资格给帝王写折子的,只不过北离的郡主几乎都是闺阁女子,于朝政之事一窍不通,郡主的身份,只是让她们日后嫁人能有更多选择罢了。
于是,当太安帝在御案上见到了胡错杨的奏折时,整个人着实有些惊讶,但惊讶也不过一瞬,便翻看起了这封由郡主呈上来的奏折。
在看完内容后,太安帝沉默了。
太安帝:“这胡家的丫头真不愧是……”
真不愧是老祖宗选择的生母,与平日里那些只懂诗书的闺阁女子,真是一点也不一样。
父母双亡,她一人便可撑起胡家上下的生意,保住胡家的产业不受损失,被暗河为难时,她用最直接的手段向朝廷求助,太安帝此时此刻再看胡错杨,只觉得对方简直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胡错杨自己也没有想到,只是一次试探,竟然真的见到了当今圣上,而且当今圣上看她的目光,并无世俗男子那种对女子下意识的鄙夷。
帝王看她就像是在看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臣子。
太安帝:“丫头,你在奏折上的要求,孤可以答应你,粮草之事便由你负责,至于粮草,也不能光让你一个人出,朝廷会分担其中的五成,至于剩下的,西楚与北阙亦有无数财宝,届时胡家出了多少,孤会双倍奉还。”
这绝不是在画大饼,而是真心的,这一点胡错杨能感受得到。
正因为能感受到,她才有些不可置信,当今陛下也太好说话了点。朝廷中的任何一位大臣,怕是都不会将运送粮草这么大的事交给一介女子。
胡错杨:“错杨定不辜负陛下信任,绝对会将粮草平安送到战场之上。”
胡错杨的语气中难得的带了些情绪,商贾出身的她从未想过,能被堂堂天子这般和颜悦色的对待。
她自然不会自大的觉得这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想必这其中,少不了楚河的原因。
楚河呀!还真是自己的福星。
离开皇宫,胡错杨忍不住暗自在心中这般想着,想到信上楚河嘱咐的事情,胡错杨便径直去了一趟百晓堂。
楚河说过,若要与他传信,直接通过百晓堂即可。
在信上胡错杨将自己负责押送粮草的事情告知了萧楚河。
而这封信,在萧楚河一行人抵达边境前被送到了萧楚河的手上。
看着薄薄一张书信纸,萧楚河的眼中先是惊喜,然后又是惊讶,随后又转为了担忧,但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担忧又转为了喜悦。
此次他算是把欧阳家给得罪狠了,对方势必会给他找麻烦,如今他人在战场上,粮草便是可以拿捏他的软肋。
而这种时候母亲站出来接下了押送粮草的任务,除了母亲自己的打算以外,应该也是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