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清殿内严肃的气氛因为帝王的愤怒显得更加压抑,而这份压抑的气氛随着殿外一众带刀侍卫闯入平清殿后,便又染上了一抹血色。
太安帝:“凡涉事官员,全部押入大牢。”
带刀侍卫们靴底踏过金砖地面,发出整齐而沉重的声响,瞬间打破了殿内死寂。
对照着文书上列的名单,侍卫们径直走向队列中脸色惨白的官员。
有当年负责边境巡查的御史,有经手抚慰金拨付的户部大臣,以及亲自上书请求拨款的主事人。
未涉事的大臣们脊背发凉,头垂得更低了。
太安帝重新坐回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颤抖的身影,也不叫起,继续让兵部尚书读奏文书。
比起先前曝出的大雷,之后的内容几乎都算得上好消息,比如西楚剑仙与西楚国师的死讯,以及那三万名百姓,无论生死都已被安全带回北离 。
只是当听到楚河公子是用了什么方式将这群百姓安全带回来的,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们都没忍住抽了抽嘴角。
就是说……挟持人家国主,从而换取一路畅通无阻地回到北离,这种事情听着怎么就那么离谱呢!
这确定是八百里加急,不是话本子!
还有!对方是怎么把百姓救出来的?活人也就算了,那些死去的百姓的尸骨又是怎么收集起来的?
首先排除破风军打进西楚的可能,毕竟这么轻易打进去早打了,又何必拖这么长时间。
总不可能是西楚人自己放的吧?
这种熟悉感依稀让他们回忆起了这位楚河公子当初是怎么让南诀陷入内乱的。
某些大臣忽然就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要将这么重要的虎符交给楚河公子了——因为自打他掌握虎符之后,边境就从来没传回来过坏消息。
当然,被挟持的三万名百姓不算,这纯属那群贪得无厌的王八羔子不干人事。
大臣们在心里碎碎念,兵部尚书也已经将文书读完,而太安帝的情绪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了平日里面无表情、喜怒不辨的状态。
太安帝:“别以为抓了那群官员,这件事情就了了,孤是一定要严查的,凡涉事者,一力严惩,绝不轻纵!”
以徐家为首的世家势力在这段时间被他打压的差不多,如今的太安帝再不需要制衡各方势力,换取暂时的平衡,他有一查到底的资本。
声音中少了些方才的愤怒,但威慑却半分不减。
敲打了某些暗中搞事的人,太安帝便针对被带回的三万名百姓,以及被挟持回来的西楚国君,与在场众朝臣商议起了后续问题。
有朝臣提议,将此事公开,让北离子民都看看西楚人的行迹,然而很快便遭到了旁人的阻拦。
“此事本就是朝廷过失,若将此事宣扬开来,岂不是败坏了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这于陛下日后的政策百害而无一利啊!”
“这位大人,你莫不是心虚了!”
“身为朝臣,只是替陛下考虑!”
大臣们在底下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帝王高坐于龙椅之上,依旧是那个隔岸观火的执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