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考虑之下,太安帝大手一挥,准了青王的上奏。可退朝之后,这件苦差事便顺理成章地被青王甩给了萧若瑾。
萧若瑾:“二哥还请放心。”
看着揽下差事却毫无怨言的三弟,青王笑得格外开怀。他自认不是亏待下属的人,当即大手一挥,将书房里那些积灰的古籍全都送给了萧若瑾。
青王:“若是需要世家助力,尽管来找我!但有一点,此事定要办得漂漂亮亮,毕竟这可是本王第一次办差。”
萧若瑾:“是。”
萧若瑾是笑着离开的——能不开心吗?从前当王爷时,做任何事都要先掂量资源够不够,可现在不同了,这绝对是他打得最“富裕”的一场仗。
在司马温云看来,世家能在朝廷占据如此高的地位,根源在于资本垄断太过严重——不止是财力,还有知识。而打败资本最直接的办法,便是用更强大的“资本”去破局。
建造学堂、培养师资、编辑教材,后两者尚且算简单,在北离各处扩建学堂才是最棘手的事。扩建学堂绝非只建几间供学子读书的屋子便够,还得保障学堂的安全。若当地没有江湖势力,直接跟官府打声招呼便可;可若是有江湖门派或世家盘踞,便要亲自上门协商。
学堂要培养人才,江湖门派同样需要人才,双方从根源上便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就在萧若瑾苦思冥想该如何协商时,正在翻阅古籍、编辑教材的萧楚河,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笔。
萧楚河:“直接放出话去,他们同意最好;不同意,正好让明书趁此机会练练兵——又不是打不起。”
萧若瑾:“是我多虑了。”
他怎么忘了,自己如今做事,根本无需跟任何人妥协——毕竟有这个实力!永安军和叶字营,现在可都听他调遣!
从前那种如履薄冰的日子过久了,习惯了事事谋划、权衡利弊,如今这般肆意妄为的感觉,竟让他有些不适应。可不得不承认,这种“不用看别人脸色”的感觉,是真的爽!
看着自家父皇勾起的嘴角,萧楚河低下头,继续编辑他的教材。原本他想将所有要学的内容都编在一本书里,可司马温云提醒他:每个人适合的领域不同,学的太杂反而会分散精力,难成大器。
就这么一句话,彻底打通了萧楚河的思路。他放弃了“一书全包”的打算,重新规划了教材的框架。可当司马温云看到新的课本时,却彻底沉默了——这真的是给七岁孩子学的东西吗?七岁的孩子,确定能看懂?
在现代,小孩子还在磕磕绊绊背乘法表的年纪,北离的小孩子们,竟然已经要开始学心算了?更离谱的是,道家的入门心法怎么会被编进教科书里?而且不止道家,连佛门的经典也赫然在列!
萧楚河:“多了解一些,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他们的选择才能更多。就算最后不选,多懂点东西,也没坏处。”
司马温云:“这真是……好有含金量的九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