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若瑾跟司马温云在这边聊天的同时,萧楚河也找到了自家母亲,母子二人同样聊了很久。
萧楚河:“郡主或许可以把目光放得再广一些,北离的女子尚且有书可读,可北离之外的一些国家,女子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若是将她们都培养起来,距离郡主的目标也能更近一些。”
听到楚河的建议,胡错杨是真的感到惊喜,这些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
胡错杨:“有道理,若是从小开始教育,相信她们绝不会背叛北离。”
胡错杨:“楚河这么说,你是也有自己的计划吗?”
萧楚河笑了笑,果然母亲就是聪明,自己只是提了一句,她就能想这么多。
萧楚河:“只是有一个想法,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
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意图说出来,在没成功之前,他不会告诉任何人。
胡错杨:“好吧,楚河既然不想说,那我就不问了。”
接下来,两人针对这个计划又进行了一番完善。
胡错杨:“胡家与别国都有生意往来,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去找沐家的人帮忙。”
平民百姓大多重男轻女,其中穷苦人家格外严重,不是说所有家庭都是这样,但有这样情况的家庭确实很多。
王招娣是王家的大闺女,父母为她取名“招娣”,两年后,母亲竟真的生下了一个弟弟。
王招娣还记得,那一天父亲抱着弟弟笑得很开心,可转头看到自己的时候,那笑容却又不见了。
王招娣起初也是很喜欢弟弟的,她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肉都是弟弟的,好吃的要先紧着弟弟——因为弟弟是男孩儿,能为王家传宗接代,而自己是女孩儿,是要嫁到别人家的“赔钱货”。
王招娣记得爹娘就是这么告诉她的,后来连弟弟也这么说。王招娣没读过书,不知道“赔钱货”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爹娘说的都是对的,她应该听爹娘的。
她便这样听话地长到了六岁,而这一年,也是她人生改变的一年。
还记得那是一个秋天,她抱着爹娘和弟弟的衣服,正在河边吃力地洗着,风吹在手上有些疼。
今天的风格外冷,王招娣便想着缓一缓,于是在洗完一件衣服后,那双已经红肿的手从冰冷的河水中离开,正想放在嘴边吹一吹,却有一双好看又温暖的大手包裹住了她的小手。
那双手很温暖,比火炉还要舒服。
胡错杨:“小妹妹,你家住在哪儿?”
当时王招娣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大姐姐的声音好好听,长得也好好看。
她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说了,然后就被大姐姐抱在了怀里——大姐姐的怀抱好暖,是她从未感受过的温暖。
后来啊,她被大姐姐带走了,吃到了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肉,还穿上了新衣服,新衣服很暖和,穿在身上一点都不冷。
然后,王招娣又见到了许多姐姐妹妹们,最大的已经有10岁了,最小的还是襁褓里的婴儿——婴儿小小的,跟她弟弟刚出生的时候一样。
听那个十岁的大姐姐说,那是错杨姐姐在树林里发现的。
作者感谢点亮会员的小可爱,你的专属加更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