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后,雍正五年,永寿宫外
皇帝面色平静,皇后面色平静,一众妃嫔面色平静
不平静也没用,天要下雨,沈眉庄要生孩子,谁也拦不住
婴儿(胤塘)哇哇哇——
婴儿(朱元璋)哇,哇哇!
婴儿(康熙)哇,哇哇!
三个幸运儿(大冤种)水灵灵的降生了!
皇帝熟练的给他们起名字
雍正十二阿哥弘毅,十三阿哥弘明,十四阿哥弘远
婴儿(胤塘)(老四?什么情况?这是?)哇哇哇——哇哇——
婴儿(朱元璋)(这是给朕干哪里来了?半个脑袋都剃光了,这人谁呀?)
婴儿(康熙)(老四?怎么回事?)哇哇哇哇哇……
一个贵妃,九个孩子,永寿宫虽然大,房间多,但刚刚好住下这十个主子
怎么不算是雍正有先见之明呢?
虽然有些忌惮生了九个孩子的沈眉庄,但是皇帝在发现沈眉庄摆烂的性格后,心情一下放松了很多
他却不知道,真正的噩梦,还在那些每个都喜欢揪他胡须的儿子身上
雍正六年
沈眉庄的九个孩子都会走路了,最大的几个甚至能简短的说几个字
而这九个孩子里的七个讨债鬼,与其他八个兄弟同吃同住,很快发现了其他六个人的异常
不知道他们怎么交流的,总之,除了朱元璋之外,七个人都知道了其他六个人的身份,
以及确定了最大的两个哥哥是真的小孩儿。
按照朱元璋的说法,他记忆不全,但是对他的六个兄弟很有亲切感
其他六个兄弟倒还真信了,毕竟他们自己也都转世投胎保留了记忆,对于朱元璋的话,根本没有多想
而无论七个人各自心里有什么想法,面对曾经的哥哥如今的爹,曾经的弟弟如今的爹,曾经的儿子如今的爹,以及自己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的后代,都没什么好感,只想使劲折腾他。
七个人仗着自己年纪小,一旦遇见雍正,个个都是要么扯胡须,要么撒尿,要么扯着嗓子喊。
以至于皇帝虽然十分宝贝这九个儿子,但被折腾的难受时,夜里睡不着,甚至会做梦梦到这七个讨债鬼,而真小孩儿的六阿哥和七阿哥被皇帝视若珍宝。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真相了。
安慰自己小孩子不懂事的皇帝,在三年之后,再次被打脸。
雍正九年,虽然最小的康熙三人才三岁多一点,可按照清朝的年龄算法,已经到启蒙的时候了
一心认为儿子年纪小,长大了,读书了就懂事了的皇帝再次认清了真相,
虽然长大了,虽然读书了,虽然也确实懂事了,但他们依然很折腾皇帝
阿琼和天机镜一边嗑着瓜子啃着瓜,一边兴致勃勃的看着皇宫里的鸡飞狗跳
皇宫里其他的妃子,包括皇后在内,都佛了,看着七个闹腾的恨不得捅破天捅破地的皇子,她们居然对皇帝都生出来很多同情
又过了几年,阿琼冷眼在一旁吃瓜,看着雍正一点点的似乎察觉出了什么,当机立断,让自己的七个儿子知道
皇帝于是幸福归天
沈眉庄(阿琼)反正他的任务是多要孩子,又没说让他长命百岁
而最后的胜利者,果不其然,是朱元璋
登基不过三年,格外英明神武,仿佛生来就会做皇帝的明正帝不仅掌握住了整个朝堂上下,还把整个国家的命脉握在了手里
明正三年,明正帝改国号“清”为“明”,天下哗然
反清复明几十年,忽然成功的复国人士:……啊?
猝不及防想要抵抗,发现皇帝太厉害,抵抗不了的大清忠臣:……啊?
明正六年,在询问过自己最最亲爱的母亲的想法后,总觉得这一世的名字不好听,想把名字改回“朱元璋”的明正帝终于付出了行动。
面对朝堂百官,他轻轻一笑
万能角色(朱元璋)咱觉得爱新觉罗这个姓不好听,这样,爱新觉罗就改成“朱”,咱还给自己想了个新名字——就叫朱元璋吧!这名字咱亲切!
而后世关于明正帝朱元璋到底是不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议论,始终不休。
甚至还引起了关于“转世投胎”“孟婆汤掺水”等等一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