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说到:暴雨洗城,画廊尽毁。祁温礼、林闪闪赤足踏泥,誓要重建。今逢农历三月三,旧桥重修告竣,两岸张灯结彩,专候一场剪彩礼。
【诗曰】
一桥飞架旧江烟,剪得春光到鬓边。
昨日惊涛成底事,今朝灯火是人寰。
【彩楼初张】
(辰时,旧桥两头搭起彩楼,红绸迎风。鼓乐未起,百姓已挤满两岸。)
群众小厮(敲锣高唱): 吉时已近,鼓乐齐鸣——请主祭人就位!
祁温礼(青衫玄带,手执红绸剪,侧首低问): 闪闪,为何把剪彩剪漆成莲花?
林闪闪(鹅黄长裙,鬓边别一朵新荷): 莲花剪开合,桥就永不闭。
【贵客临门】
(鼓声三通,一辆黑色轿车停桥头,先下来的却是……)
祁栋亮(拄杖,神色复杂): 温礼,桥修得气派,比我当年造的更结实。
祁温礼(躬身,双手奉茶): 父亲若肯踏上此桥,便是给儿子最大的贺仪。
祁栋亮(接茶,轻啜一口,忽叹): 茶苦,却回甘。当年我拆桥,今日你修桥,一拆一建,祁氏总算把债还了。
【童声献瑞】
(一群回迁户的孩子跑上桥,手捧自制小花篮。)
群众童甲(童音清亮): 祁叔叔,我们把自家阳台种的风车茉莉带来了,插在桥栏,让桥也香!
林闪闪(蹲身接过花篮,笑): 茉莉是约定,风车是顺风。谢谢你们的小心机。
祁温彦(不知何时站在人后,递上一只木匣): 哥,旧桥原碑我找到了,裂成三块,我让人拼好。今日物归原主。
祁温礼(揭开匣盖,指尖抚过斑驳石刻“归”字): 碑归桥,人归人。温彦,过去一笔勾销。
【剪彩惊鸿】
(鼓乐大作,彩绸横桥,两朵莲花剪分左右。)
群众司仪(高声): 请主祭人执剪——落!(祁温礼、林闪闪同时剪下。红绸坠地,桥下鞭炮齐鸣,无人机升空拼出“S&Q”光阵。)
群众人群中忽传惊呼: 看桥上!(只见桥面中央缓缓升起一幅玻璃地雕——正是暴雨中那幅被水泡皱的《骤雨》。水痕已成天然纹理,阳光下波光粼粼。)
林闪闪(眼眶微红): 原来你把碎画嵌进了桥心?
祁温礼(低声): 让每一次脚步都记得,风雨曾来过,也被我们踩成了路。
【尾声放灯】
(夜幕降临,桥侧千盏荷灯顺流而下。)
祁温礼(递给林闪闪一盏小小莲花灯): 三年前旧桥灯会欠你一个吻,今日补。
林闪闪(接过灯,踮脚吻他侧脸): 灯归水,吻归你。
祁栋亮(在远处看着,轻轻点头,对身旁祁温彦): 回家吧。祁氏以后,要看他们年轻人的了。
祁温彦(笑): 爸,您总算肯松手。
【收场诗】
剪断红绸接白桥,江风送暖到今宵。
灯灯相续人归处,从此风波不寂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