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的上元灯会,从午后就开始热闹起来。
惜音提着一只素色的花灯,站在巷口,指尖轻轻拂过灯面。她喜欢这样安静地看灯,胜过在人群中拥挤。
云袖从后面追上来,气喘吁吁地说:“小姐,您看我买了什么?是您最爱吃的桂花糖藕!”
惜音接过糖藕,微笑道:“多谢你,云袖。不过今天,我更想尝尝清河的糖人。”
“那我们先去看灯,再吃糖人!”云袖兴奋地说。
两人正准备走,惜音的目光却被街角一抹熟悉的身影吸引——一个身着浅青衣衫的青年,正拿着折扇,认真地端详着一盏龙头灯。
“聂公子?”惜音轻声唤道。
聂怀桑回头,看到她,脸上立刻绽开一个温和的笑容:“苏大小姐。”
“你也来买灯?”惜音问。
“是啊,”聂怀桑举起手中的灯,“清河的龙灯做得最好,我每年都会来挑一盏。”
他顿了顿,似乎鼓起了勇气,轻声道:“苏大小姐,灯会人多,我怕你一个人不方便。不知……可否允我,陪你走走?”
惜音看着他,微微一笑:“好啊。”
三人一起走进灯市,街市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龙、有凤、有鱼、有莲,灯影摇曳,映得行人的脸上都染上了一层暖色。
“小姐,你看那盏鱼灯,眼睛还会动呢!”云袖兴奋地指着一盏金鱼灯。
“确实精巧。”惜音点头。
聂怀桑看着惜音,眼中满是欣赏:“苏大小姐挑灯的眼光一向很好。”
“挑灯和挑人一样,”惜音淡淡道,“好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合心意。”
聂怀桑一怔,随即笑道:“说得是。”
他们走到一个摊位前,摊主正在吆喝:“猜灯谜啦!猜中有奖!”
惜音被其中一条谜语吸引:“‘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有口不能说,有脚不能走。’打一物。”
“这是……”云袖挠挠头,“是石头吗?”
摊主笑着摇头:“不对。”
惜音思索片刻,轻声道:“是‘灯笼’。”
“姑娘好聪明!”摊主赞道,“这盏小莲灯送给你!”
惜音接过灯,向摊主道谢。
聂怀桑看着她,眼中满是笑意:“苏大小姐果然聪慧。”
“只是猜得多了,自然就会了。”惜音不以为意地说。
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清河桥上。桥上挂满了红灯笼,桥下则漂着成千上万盏荷花灯,沿着河道缓缓流淌,形成一片灯海。
“好美。”惜音由衷赞叹。
“清河的灯海,是我每年最期待的。”聂怀桑说,“小时候我常和兄长一起来看。”
“你兄长?”惜音问。
“家兄聂明玦。”聂怀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他很严厉,但也很护着我。”
惜音点点头,目光又回到了灯海。她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纸片,认真地写上了几个字,然后将纸片放入一盏荷花灯中。
“你写了什么?”聂怀桑好奇地问。
惜音微微一笑:“秘密。”
“可以告诉我吗?”聂怀桑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等有一天,你自己猜出来了,我再告诉你。”惜音眨眨眼。
聂怀桑看着她,无奈又宠溺地笑了笑:“好。”
从桥上下来,他们来到一个糖人摊前。
“小姐,我要一个小兔子!”云袖兴奋地说。
“我要一个……”惜音想了想,“要一个灯。”
摊主很快就捏好了两个糖人,递给她们。
“苏大小姐,”聂怀桑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桂花酒,清河特产,你尝尝?”
惜音接过,闻了闻,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扑面而来。
“谢谢。”她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很好喝。”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聂怀桑笑道。
他们边走边吃,来到一处空地。空地上有几位艺人正在表演皮影戏,吸引了不少孩子围观。
“小姐,我们也看一会儿吧?”云袖拉着惜音的袖子。
“好。”惜音点头。
聂怀桑站在她们身后,静静地看着惜音。她的侧脸在灯影下显得格外柔和,眼中带着孩子般的好奇。
“苏大小姐”他轻声道,“你似乎很喜欢今晚。”
“是啊,”惜音点头,“灯会总是让人心情愉快。”
“那我就放心了。”聂怀桑说。
“放心?”惜音不解地看了他一眼。
“没什么。”聂怀桑笑了笑,没有解释。
表演结束后,他们来到河边。
“苏大小姐,”聂怀桑从怀里取出一盏早已准备好的荷花灯,递给惜音,“我也为你准备了一盏。”
惜音接过灯,灯面上用细笔描绘着一朵白莲,旁边还有一只小小的蝴蝶。
“这是你画的?”惜音问。
“献丑了。”聂怀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画得不好,但想着亲手画的,更有诚意。”
惜音点亮灯,轻轻将它放入水中。看着花灯随波远去,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聂二公子”她忽然开口,“你为何每年都要来清河看灯?”
聂怀桑想了想,回答道:“因为灯会让我觉得,世间还是温暖的。无论发生过什么,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
惜音看着他,微微一笑:“你能这样想,很好。”
“你呢?”聂怀桑问,“你为何喜欢灯会?”
“因为灯很诚实。”惜音说,“它只照亮它能照亮的地方,不假装能照亮全世界。人也应该这样,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聂怀桑沉默了片刻,轻声道:“你总是能说出一些……让我想很久的话。”
惜音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笑意:“那你就慢慢想。”
夜色渐深,灯会也到了尾声。
惜音和云袖准备回苏府。聂怀桑默默地跟在她们身后,送她们到巷口。
“聂二公子”惜音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谢谢你今晚陪我。”
“应该的。”聂怀桑微笑道,“能陪你看灯,是我的荣幸。”
惜音点点头,转身要走。
“苏大小姐”聂怀桑忽然开口,声音有些紧张,“明年……你还会来看灯吗?”
惜音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你是在约我吗?”
聂怀桑被她看得有些局促,勉强笑道:“如果可以的话。”
惜音没有立刻回答,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小莲灯,又抬头看向远处渐渐稀疏的灯火。
“明年的事,明年再说。”她微笑道,“不过,我可以答应你一件事。”
“什么事?”聂怀桑期待地问。
“以后你若想看灯,我可以陪你。”惜音说。
惜音说完,转身走进了巷子。
聂怀桑站在原地,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灯火阑珊处。他抬起头,望向天空中明亮的月亮,轻声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