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所以呢,表演的训练应该是要贯穿到演员的日常生活中。你包括我们走寻常百姓家,为什么要看他们?因为未来我们演的就是他们。”
张颂文“你好比说北京这个时候现在应该是种子出芽的时候了,呃……要不我带你们去看看小麦长出来的样子?”
林家川“小麦啊?”
张颂文“对,那个顺义有个地方叫千亩良田,那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
贺书瑾“可以啊。”
林家川“行啊,走呗。”
张颂文“走吧,准备出发。”
正如张颂文所说的千亩良田,真的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看着十分治愈,而路边还坐着晒太阳的村里人。
林家川“这地里种的是什么?”
各种客串“麦子。”
林家川“什么时候种进去的?”
各种客串“去年晚秋。”
林家川“那就是冬小麦呗。”
各种客串“对,是的。”
张颂文“这一亩地的话能到一千二百斤?”
各种客串“能到一千多斤。”
张颂文“那一千多斤很高产了。”
各种客串“对。”
贺书瑾“那咱们这边大概有多少亩地呀?”
各种客串“这边是一千三百四十七。”
贺书瑾“全部种的都是小麦吗?”
各种客串“对,是的,就是连片的。”
各种客串“咱们现在站的是中心的位置,整个周边都是。”
张颂文“那总产量下来的话是多少斤左右?”
各种客串“那就是得百万斤了。”
张颂文“我们走过去灌溉那里看看成吗?”
各种客串“可以啊。”
贺书瑾“这小麦长得真好啊。”
大家在麦田的路边边走边看,听着麦田负责人对于种植的经验的分享,在配上现有的成熟科技技术,让他们也再次感叹国家农业的强大。
回去的路上因为路过了村的市场,贺书瑾看到外面有小吃摊双眼一亮。
贺书瑾“哇,麻辣烫!”
曾舜晞“咋了?想吃啊?”
贺书瑾“对啊,好久没吃了,可以去吃嘛?”
曾舜晞“想吃吃呗。小马,吃不吃?”
马嘉祺“可以啊。”
各种客串【哈尼克孜】“哇,还有火烧,麻辣烫配火烧!”
贺书瑾“哇,越说越馋了。”
曾舜晞“那我给张老师他们打个电话问下。”
贺书瑾“行。”
曾舜晞“师傅,我们先靠边停一下吧,我们下车逛逛。”
各种客串“好的。”
曾舜晞给张颂文打了电话,他们表示因为已经开过去了,掉头比较麻烦他们就不去吃路边摊了,让几个年轻人自己玩去吧。
曾舜晞“那就是我们放风的时间了。”
贺书瑾“大人不在,小孩儿当家。”
马嘉祺“我们就坐外面吃呗。”
贺书瑾“可以啊。”
各种客串【哈尼克孜】“那我去买火烧。”
曾舜晞“我陪你去,小马你和知知在这儿买。”
马嘉祺“好的,哥。”
就这样他们四个人的晚饭就在此解决了,许是已经很久没有在外面的环境下吃路边摊了,贺书瑾胃口十分的好。
贺书瑾“我好几年没吃了。”
贺书瑾“不对,准确的说是好几年没在外面这样吃过了。”
曾舜晞“知知平时会控制饮食吗?”
贺书瑾“如果没有戏的时候我可能就不会控制,然后会在拍戏的前一个月开始健身和控制一下。”
各种客串【哈尼克孜】“我一直觉得你是吃不胖的那种体质。”
贺书瑾“其实我不是吃不胖,是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按时吃饭,所以有一些肠胃不好,吃的不吸收而已。”
曾舜晞“对,其实有一些瘦的人不全都是天生吃不胖的。”
贺书瑾“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