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鑫,年轻的警校新生,知名网络漫画家朱女士的独子,也是其母代表作《融雪》的粉丝。
全网大热漫画《融雪》,更新七年至今尚未完结,但近日有消息放出:作品会马上走向结局。可只有作家本人知道,这即将到来的结局全然是为了彻底杀死了那个全网最受欢迎的漫画主人公—苏新皓。
苏新皓,那个过审还很容易的年代,是个难得的“非传统正派”的主人公。多数时的他表面热络圆融、背里疏离冷漠。过目不忘加之养父母偏执残忍的培养,使苏新皓极速成长为医学天才。苏新皓十五岁那年,养父母一家离奇死亡,他被检方指控为凶手,全民声讨。然而,在年轻律师邓佳鑫的据理力争下,苏新皓最终以证据不足为由无罪释放。舆论消散后,苏新皓继承丰厚遗产并成为法医默默追寻真相,与邓佳鑫屡破奇案。当旧案线索重新浮现时,苏新皓却发现线索要么指向虚无,要么指向自己,真相扑朔迷离。
凭借出色的故事线和新奇的主角设定,网漫《融雪》大爆,所有人都在猜测真凶,也包括警校新生朱志鑫。可是,在作家的脑海里,真凶从未存在过,或者说,作家从未给真凶一个切实的身份设定,养父母的死从头到尾只是为了解脱主角。于是,在作者愈发难以自圆其说地更新下去之后,作者突发奇想,想要把真凶这顶帽子扣在主角头上。
因此,这个既定的结局就是:苏新皓通过线索回忆起被自己刻意遗忘的杀人真相后,把利刃刺向自己结束了生命。
即将发表的漫画最后一幕,是北京阴霾的天缓缓落了一场莹白的雪,无人的巷子里,雪花浮在主人公身下鲜红的血泊上,渐渐融化。苏新皓走马灯似的回忆起,即使他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也不可能忘掉的四岁那年在孤儿院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漂亮的女院长、高大的院长丈夫和他们可爱活泼的女儿,三个人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在陈设老旧的孤儿院里欢声笑语、围坐守岁。
他的不幸大概是那时所感受到的幸福导致的。新年过后,院长夫妇的女儿查出了罕见的基因病,从短而频繁的昏迷变得长卧不起,不过半年俨然成了小植物人。悲伤过度的人是没有情绪的,像孤儿院空地上孩子们用灰尘和白雪堆成的一双灰雪人,院长夫妇提出要收养自己时,神态身形大概就是这样吧,空洞的眼中唯一的情绪是恳求。那一双灰雪人,随着时间天气变化,体内莹白的雪会逐渐升华掉,变成灰败的雪堆,最后化为一滩泥水。院长夫妇对苏新皓的爱也是这般变化的,更何况起初的收养就是目的不纯的爱。
小苏新皓第一次从那双灰雪人的眼中看出光亮时,是他轻而易举地复述出医生对妹妹的长篇诊断后,讨好地跟他们讲:“我长大一定要当医生,把妹妹治好!”之后,随着一篇篇相关医学论文在小苏新皓看过一遍之后轻易脱口而出,那双灰雪人眼里的光逐渐亮得刺目起来,把他们体内莹白的部分彻底消融掉了。苏新皓的噩梦开始了。
十年极尽严苛的精英教育把苏新皓强大的记忆力发挥到了极致。苏新皓,从轻易完成任务,到完不成任务被打手,到觉得任务枯燥被掌掴,到离家出走被抓回虐打,到奄奄一息被道德绑架,到接受现实学会周旋,只用了一年,其余九年,医书如雪片,不断飞进他的记忆里,像在下一场永无终时的落雪。
朱志鑫到这个世界看到的第一幕,就是躺在血泊中惨白如雪的苏新皓。
刚还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的朱志鑫只是揉了揉眼睛走进一个巷口的功夫,天就突然阴霾起来,甚至还飘起了雪花。“北京这什么鬼天气?”朱志鑫在心里还没吐槽完,就看到前方巷子里的一大滩血迹和倒在地上身上扎着刀的人影。血还是温热的,人也还有生命体征,朱志鑫无暇多想,赶紧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并陪同去往医院。温暖的救护车里,苏新皓似乎有了些意识,口中喃喃自语:“我不是”,“为什么”,“我没有”。朱志鑫下意识握紧苏新皓冰凉的手,俯下身将耳朵贴近苏新皓苍白的唇,试图听清楚他的话。
昏迷中,苏新皓仿佛入了梦,他看到了一个女人,与自己隔着一个透明的屏幕,正在打电话:“志鑫啊,我这么结局也是有原因的,苏新皓不自杀这个故事就圆不回来了,我也不想他死,他成为罪人我也很难受,可是剧情就进展到了这一步,我也没有办法呀。”,电话另一头是一个嗓音微哑的男声:“可是凭什么要这么草率地给他这么绝望的结局,他明明不该是杀人凶手,他也绝不该死。要是我能进入那个世界的话……”
迷迷糊糊中,苏新皓有点想笑,也有人觉得自己不该死吗?其实即使到了最后,苏新皓也不愿接受那一段陌生的杀人回忆,他并不相信,也不愿赴死,但是,又一次走到孤儿院旧址附近的小巷时,天突然下起了雪。他有限的人生中,前一半为了治好妹妹,后一半为了真相昭雪。无论如何,如今,上天已经仓皇地剥夺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他没理由不死。再次有意识的时候,他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了,最后一丝求生欲望让他没有直接将刀扎进要害,而是一点点体会那血液流失的,贯彻全身以及一生的冷意。迷迷糊糊中,苏新皓向上天发去最后一个请求:那就让爱我的人来救我吧,不管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