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中,依旧繁华喧嚣,车水马龙,那巍峨的宫墙与朱红的楼阁,见证着大梁朝堂的风云变幻。谁也不知,在那隐蔽的苏宅,曾运筹帷幄、搅弄风云的梅长苏,竟重活一世。
重生归来的他,再睁眼,望着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房间,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记得自己削皮挫骨、改头换面,背负着七万赤焰冤魂的血债,一步一步精心布局,终得沉冤昭雪,可自己也油尽灯枯,倒在了那出征的前夕。这一次,上天垂怜,竟给了他重来的机会。
梅长苏起身,手指轻触那案几上未写完的书卷,眸中闪过一抹决然。既然重生,定要弥补前世遗憾,护得更多人周全。他深知,谢玉、夏江之流,此刻想必还在暗处蛰伏,谋划着他们的阴谋诡计。而太子与誉王,依旧在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将大梁朝堂搅得乌烟瘴气,丝毫不在意百姓疾苦、江山社稷。
梅长苏重新整顿江左盟,他派出得力手下,暗中收集谢玉的罪证,那些过往被掩埋的见不得人的勾当,桩桩件件都被仔细记录。对于夏江,他洞悉其多疑的性格,故意放出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引得悬镜司内部人心惶惶,自乱阵脚。同时,他修书给远在云南的霓凰郡主,隐晦告知她重生之事,叮嘱她按兵不动,谨防朝堂异动,护好南境安稳。
在与靖王的相处上,梅长苏更为谨慎。前世,靖王因心性刚直,对他这位谋士诸多误解,虽最后携手共创大业,可其间也历经波折。这一回,他寻了个时机,在猎场与靖王“偶遇”。靖王见是他,眉头微皱,神色带着几分戒备。梅长苏却淡然一笑,屏退左右,轻声道:“殿下,前尘过往,苏某如梦初醒,今重生归来,唯愿助殿下成就清明朝堂,护我大梁山河。”靖王闻言,震惊之余,审视着眼前这个病弱却目光如炬的男子,从那赤诚的眼神中,竟寻到了几分熟悉之感,终是微微点头,默认下这盟友之约。
随着局势渐明,朝堂之上的争斗愈发激烈。太子因户部亏空之事被御史弹劾,誉王趁机落井下石,欲将太子一派连根拔起。梅长苏却知晓,这不过是鹬蚌相争,他要的是将这两方的腐朽根基一并铲除。在一次朝会上,梅长苏通过靖王,呈上谢玉暗中贩卖私盐、克扣军饷的铁证,皇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严查,谢玉一党瞬间摇摇欲坠。夏江妄图出手营救,却被梅长苏早早设下的圈套困住,那些伪造的悬镜司与滑族余孽勾结的信件摆在御前,夏江百口莫辩,悬镜司自此元气大伤。
而在民间,梅长苏让江左盟广施善举,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设医馆治病救人,百姓对这位“麒麟才子”的美名传颂更甚。靖王在梅长苏的辅佐下,威望日增,他心系百姓、刚正不阿的做派,赢得了越来越多朝臣的支持。
当最终真相大白于天下,赤焰军的冤屈被彻底洗清,皇帝在诸多证据与朝臣的劝谏下,不得不正视当年的错案。梅长苏站在金陵城的高处,望着焕然一新的大梁,暖阳洒在身上,驱散了往昔的阴霾。这一世,他护住了想护之人,还了大梁一个海晏河清,七万冤魂若有知,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靖王走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未来大梁的盛世篇章,正徐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