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短篇小说 > 商书
本书标签: 明星短篇  TNT时代少年团  文轩   

误解

商书

阳光透过市集的缝隙,洒在刘耀文和宋亚轩的身上,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刘耀文缓步上前,步伐沉稳,脸上挂着商人的温和笑容。他的目光落在宋亚轩手中的《论语》上,那是一本边角微卷、封面泛黄的古书,显然经过了无数次的翻阅。他轻声问道:“这位兄台,冒昧打扰,我见你手中的《论语》颇为珍贵,不知是否愿意割爱出售?”

宋亚轩闻言,心中一紧。《论语》不仅是他日夜研读的圣贤书,更是已故恩师的遗物,对他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非金钱所能衡量。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下意识地将书紧紧抱在怀中,仿佛生怕有人夺走。他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拒绝:“不,这本书我不会卖。”

刘耀文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礼貌的询问竟引来如此强烈的反应。他皱了皱眉,试图解释自己的真实意图:“兄台误会了,我并无恶意,只是真心欣赏这本书,愿意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然而,宋亚轩的误会并未因此消除,反而更加坚定。他提高了声音:“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本书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不会卖给任何人。”两人的对话引来了周围路人的注意,他们开始围观,低声议论。刘耀文感到有些尴尬,他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争执,但也不愿就此放弃。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再次开口:“我理解这本书对你很重要,但我保证会好好保管它,让它得到应有的尊重。”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轻轻掀起了刘耀文的长袍,露出了他腰间的玉佩。宋亚轩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那枚玉佩上,眼神瞬间凝固。那枚玉佩雕工精细,玉质温润,显然是件价值连城的宝物。更重要的是,玉佩上的图案与《论语》中的某个典故不谋而合,显示出刘耀文并非一般的商人,他对文化和经典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尊重。

宋亚轩心中涌起一丝波动,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位商人。他意识到,或许刘耀文真的只是出于对《论语》的欣赏和尊重,而非单纯的买卖交易。他的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下来:“这枚玉佩……你很懂《论语》?”

刘耀文察觉到宋亚轩目光的变化,轻轻抚摸着玉佩,微笑着说:“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他生前也是一位热爱学问的人。这玉佩上的图案,正是取自《论语》中的‘君子如玉’之意。”

宋亚轩的误会终于解开,他放松了紧抱《论语》的手臂,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他伸出手,诚恳地说:“刘兄,是我误会你了。这本书虽然我不会卖,但我愿与你分享我对《论语》的理解和感悟。”

刘耀文也伸出手,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一场误会就此烟消云散。周围的路人见状,也纷纷散去,继续他们的市集之旅。刘耀文和宋亚轩则在书摊旁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开始了他们关于《论语》的深入交流。

宋亚轩翻开《论语》,指着其中一段文字,开始向刘耀文解释其深意。刘耀文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点头,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他们讨论着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探讨着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的生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他们发现彼此不仅是对《论语》有着共同的热爱,更在许多观念上不谋而合。刘耀文的商业智慧和宋亚轩的学识才情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思考和见解。

随着误会的消散,两人之间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刘耀文微笑着,他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交流的热忱。他环顾四周,注意到围观的人群逐渐散去,便提议道:“宋兄,这里人来人往,不是个谈话的好地方。我知道附近有一家茶馆,环境清幽,我们不妨移步到那里,边品茶边交流如何?”

宋亚轩点头同意,他对于能够与一位对《论语》有所了解的商人交流感到兴奋。两人并肩走向茶馆,一路上,刘耀文询问了宋亚轩关于《论语》的一些见解,而宋亚轩也对刘耀文的商业智慧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茶馆内,古琴声悠扬,茶香四溢。两人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一片翠绿的竹林,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个春日午后增添了几分宁静。茶馆的侍者为他们斟上了两杯香气扑鼻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

刘耀文举起茶杯,向宋亚轩示意:“宋兄,让我们以茶代酒,庆祝今日的相识。”宋亚轩也举起茶杯,两人轻轻碰杯,茶水在杯中微微荡漾,如同他们心中的喜悦。

品茶间,刘耀文谈起了自己的父亲,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念:“我父亲是一位博学的儒商,他常说,经商之道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他教会了我许多,这枚玉佩就是他留给我的宝贵遗产。”

宋亚轩听后,感慨万分:“我恩师也曾教导我,学问不仅仅是为了科举,更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去世后,我便带着他的教诲,四处游学,希望能将他的智慧传承下去。”

两人的话题从《论语》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从商道到治国,从文学到哲学,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刘耀文对宋亚轩的博学和见解表示赞赏,

上一章 初遇 商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