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金碧辉煌的大殿内,众多身着红白交织、工艺精美的圆领常服,头顶长尾乌纱帽的大臣们正聚精会神地与皇帝商讨着悍灾之事。
另一位大臣缓步上前,面对着身着精美黄袍、绣有金色龙纹的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礼:“老臣参见陛下。臣以为,仅仅拨款赈济虞虎城之灾,实为治标不治本之举。臣建议,不如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
又有一位大臣上前,恭敬地向皇帝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陛下,臣以为此举不甚妥当。若再拨款赈灾,国库之银两恐怕……”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下方跪拜的大臣们。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令人心生敬畏。
皇帝诸位爱卿,对赈灾一事有何看法?
“臣,赞同窦大人的提议。”随着话语落下,一名年轻男子自后排众臣中缓步而出,面带坚定之色,向前行至殿中央,恭敬地向龙椅上的帝王施礼:“微臣以为,除了拨款赈灾、开仓放粮之外,更需以实际行动展现皇恩浩荡,方能真正赢得百姓之心。”
皇帝好,那就下旨……
“且慢,关于皇帝拨款赈灾、开仓放粮一事,为何未见有人前来告知本宫?”话音未落,只见一位身着深紫色华服的女子,头戴光芒四射的金玉发簪,面容端庄秀丽,恰值芳华二十四岁的她,步履从容地步入大殿,身后紧随着几名恭敬的侍女。
当紫衣女子携着她的侍女缓步入殿,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文武百官的目光。众人纷纷转过身来,目光聚焦在这位尊贵的女子身上,随即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恭敬地高呼:“臣等,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仿佛连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了。
皇帝母后,你怎么来了?
太后太后凝视着皇帝,嘴角轻轻勾起一抹笑意,“怎么,本宫就不能前来吗?抑或是,本宫的出现会妨碍到陛下的国家大事?”她的声音虽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锋芒。
皇帝儿臣,并非此意。
太后陛下,刚才与诸位大臣商讨至哪一议题了呢?
太后“翠梅,”她轻声吩咐道,“麻烦你去搬一把椅子来,本宫的脚有些酸麻了。”说罢,她又温婉地补充了一句,“诸位爱卿可都辛苦了,平身吧。”
翠梅恭敬地向太后行了礼,随后转过身,步履轻盈地朝大殿的门口走去。刚才还跪地的大臣们此刻纷纷站起,目光或敬仰或深邃,注视着她的背影。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后,翠梅带领着几名身着太监服饰的侍从步入了大殿。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座椅安置在龙椅之侧,随后恭敬地向太后行礼退下。太后缓缓起身,优雅地落座于龙椅之上,而翠梅则悄无声息地来到太后身旁,静立一旁,宛如一道温柔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