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因为按正常来说,宝玉压根就够不上林家表妹吗?
贾家已经两代人不曾在朝中担任重职了,放眼整个荣国府,也就身为大房继承人的贾琏自己和早死的贾珠才算合适跟林表妹说亲。
但贾琏和贾珠年纪比林表妹大许多,早是没可能的事。
而宝玉文采再好,也不过是个懈怠进学的纨绔子弟。等史太君一朝归西了,贾赦贾政分家,宝玉可就蹭不上荣国府公子的名头了,到那时,他还能娶到什么好门第的妻子?
除非宝玉与林表妹青梅竹马,有些年少情谊,林姑父是重情之人,才有可能会考虑宝玉。
林如海见贾琏动摇了,立即趁热打铁道:“贤侄在家里成日闲着实在荒废年华,很该趁你父亲还能管些事,出去闯荡一番。贤侄若能闯出个名堂来,到日后袭爵,也不怕你家的爵位降等降得太厉害不是?”
这话正是说到了贾琏心坎上,只是他做不得他父亲贾赦的主。于是林如海又写了一封信叫贾琏带回去给他父亲贾赦,信上说了林如海对贾琏的安排。
贾赦想的比贾琏更多,若叫二房的宝玉做了林如海的女婿,谁知道史太君会不会把贾琏给养废了?
到时候大房没了中用的子嗣,荣国府这份家业岂不是就落到贾政那个虚伪小人的儿子手里了?
这也不怪贾赦多想,贾琏年幼丧母,他也是在史太君跟前养大的,史太君可没严管过贾琏,要他勤读书苦进学什么的。不似贾珠宝玉他们,史太君可是隔三差五就过问他们功课的。
反而是贾琏一味被放纵去吃喝玩乐,受不得半点学业的苦。
到头来,贾琏文不成武不就的。娶个媳妇还是二房的姻亲家的侄女,一颗心早就朝二房去了,带的贾琏也跟大房渐渐离了心。
贾赦早就很不满王熙凤这个儿媳处处向着二房了,但他是公爹,不好管儿媳,儿子又不大听他的。
邢夫人又是不得史太君看重的继室夫人,家世低自身说话没底气,更管不着有个位高显赫亲叔叔的王熙凤。
长时间这样下去,肯定要出大乱子。
林如海这主意来得正好,把贾琏夫妻支开去外地当几年官,几年后,宫里的安嫔也该成气候了,林家外甥女也要进宫选秀了。
还有贾宝玉,贾赦把史太君和王夫人用在贾琏身上的手段,还给贾宝玉,不算过分吧?
还有贾琏虽然做不成学问,但他夫妻俩在人情世故上很是精明强干,还是在有熟人的平安州,指定比贾政会做官!
所以贾赦立刻就给林如海回了一封信,附上一笔厚礼,感谢林如海帮忙安排贾琏的仕途。
一个月后,吏部传来消息,贾琏选上了平安州知州衙门的六品同知之职,需即刻上任。
当官走仕途,是男人们的正经大事,史太君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贾琏要去外地当官,他与妻子王熙凤皆才二十上下的年纪,正是蜜里调油的青春年华,自是要一同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