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地理合集:第一册
本书标签: 脑洞 

辽宁舰回国经过,惊心动魄的15200公里,历时2年7个月

地理合集:第一册

《辽宁舰:漫漫归航路,铸就大国海权新章》

在波澜壮阔的世界海洋舞台上,辽宁舰的归国历程宛如一部充满惊险与波折、彰显坚韧与智慧的传奇史诗,那历经15200公里的漫长征途,耗时2年7个月的艰难跋涉,镌刻下中国追逐航母梦想、捍卫海洋权益的坚实足迹,每一段航程、每一次波折,都凝聚着无数幕后英雄的心血与民族对深蓝海域的深切渴望。

一、启航之艰:复杂局势下的使命担当

时光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彼时,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中,那艘建造进度一度中断、名为“瓦良格”号的航母,犹如一位被时代遗落的“钢铁巨人”,静静躺在船坞,面临着未知命运。对于正处于海洋战略转型关键期、渴望提升海权实力的中国而言,“瓦良格”号蕴含着重塑海上力量格局的巨大潜力。经过艰难谈判与复杂国际斡旋,1999年,中方成功购得“瓦良格”号,然而,这仅仅是漫长征途的起点,归国之路荆棘丛生,困难超乎想象。

当时国际环境波谲云诡,某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拥有航母这一具备强大战略威慑力的海上重器,暗中使绊、多方阻挠。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启航伊始,“瓦良格”号便被置于各方势力紧盯之下,周边海域布满眼线,一举一动皆受掣肘,仿佛在一片无形“雷区”中摸索前行,如何突破重重围困,安全驶离黑海,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

二、黑海困局:地缘政治的博弈漩涡

“瓦良格”号驶出造船厂后,进入黑海,却立即陷入僵局。按照《蒙特勒公约》,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事舰艇通过土耳其海峡受到严格限制,土耳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施压下,以航母船体过大、可能影响海峡通航安全及生态环境为由,拒绝“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达达尼尔海峡,航母被迫滞留黑海,漂泊在异国海域,处境尴尬且艰难。

中方团队紧急行动,展开多轮外交磋商,秉持真诚合作、互利共赢姿态,向土耳其详细阐释航母用途非军事进攻性,提交安全保障计划,包括聘请国际知名拖船公司、购买高额保险、承诺船体拆解分装通过等诸多举措,历经近两年漫长沟通协调,土方态度终得松动。期间,船员们在船上坚守岗位,克服物资补给有限、海上恶劣天气等困境,维护航母基本状态,静候通航转机,于希望与煎熬交织中度过漫长黑海岁月。

三、穿峡过海:惊险万状的漫漫航程

2001年11月,在获得土耳其放行许可后,“瓦良格”号在多艘拖船拖曳下,缓缓驶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然而,海峡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加之航母庞大身躯,航行难度极高,稍有差池便可能触碰岸壁、搁浅或失控,全体船员与拖船作业人员绷紧神经,依据精准导航、密切配合,小心翼翼操控航向、调整航速,以毫米级精度驶过狭窄水道,成功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达达尼尔海峡,又历经一番紧张操作,顺利驶出土耳其海峡,迈向地中海,迈出归国关键一步。

但惊险远未结束,进入地中海后,“瓦良格”号遭遇强风暴袭击,惊涛骇浪中,拖船与航母连接钢缆多次面临断裂风险,船体剧烈摇晃,船员们在颠簸中艰难作业,加固钢缆、调整拖曳角度,与狂风巨浪顽强搏斗,守护航母安全;途径直布罗陀海峡时,同样面临复杂海况与西方势力监视干扰,凭借丰富航海经验、严谨应对策略,稳稳掌控航母航行轨迹,冲破阻碍,驶入大西洋,一路向北,朝着遥远东方、祖国怀抱坚定进发。

四、归航终章:荣耀归国续写深蓝篇章

在横跨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后,“瓦良格”号进入印度洋,长途航行已让设备、船体略显疲态,船员们日夜守护、精心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转。印度洋上,高温、高湿及多变气候考验着航行安全,海盗威胁也如影随形,护航编队时刻警惕,加强瞭望巡逻,利用先进安防设备驱离可疑船只,保障航母毫发无损。

2002年3月4日,历经2年7个月、航行15200公里后,“瓦良格”号航母缓缓驶入大连港,那一刻,码头鞭炮齐鸣、人群欢呼雀跃,这艘承载着民族期望的巨舰终于回家。此后多年,科研人员、海军将士扎根航母建设一线,潜心改造、刻苦训练,将“瓦良格”号涅槃重生为辽宁舰,开启中国航母时代,驰骋深蓝,捍卫海疆,往昔艰难归国历程,化作今日逐梦深蓝坚实底气,激励中国持续迈向海洋强国征途。

辽宁舰的归国之路,是一部在困境中破局、于荆棘中奋进的奋斗史,它见证民族坚韧不拔意志,为中国海权崛起注入磅礴动力,书写下浓墨重彩、永载史册的辉煌篇章。

上一章 哈特岛,纽约无人岛,美国最大的公墓之一,埋葬无名尸体超过百万 地理合集:第一册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克罗地亚为何如此强势,竟然独占南斯拉夫80%的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