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地理合集:第一册
本书标签: 脑洞 

白龙尾岛位置有多重要,控制西部陆海新通道咽喉,可惜却属于越南

地理合集:第一册

《白龙尾岛:地缘关键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咽喉之殇》

在南海广袤无垠且地缘格局错综复杂的海域版图中,白龙尾岛犹如一颗曾被历史风云裹挟、现今地缘处境尴尬的“沧海遗珠”,其所处地理位置险要非凡,本应在区域海洋战略、经贸往来以及海上安全防卫等多层面发挥举足轻重作用,却遗憾处于越南管辖之下,着实令人扼腕叹息,而剖析其位置之关键,更能明晰这一现状背后的深远影响。

一、白龙尾岛地理位置剖析

白龙尾岛,又称夜莺岛,坐落于北部湾的中心位置,地理坐标约在北纬20°08′,东经107°43′。它距离中国海南岛约13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约120公里,恰似一座天然的“海上堡垒”孤悬于北部湾的“心脏地带”。岛周海域海况相对平稳,水深适宜,拥有多处优良港湾,既利于船舶避风停靠,亦便于开展渔业捕捞、海上贸易运输等海事活动,周边渔业资源丰富,鱼虾贝藻品类繁多,自古以来便是中越渔民共同的渔场,见证着两国海洋生计的交织与传承。

从更大范围地缘视角审视,其扼守北部湾进出南海的咽喉要道,向北,关联着广西沿海诸多港口,如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这些港口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关键门户,承载着海量货物进出口、能源资源运输重任;向南,衔接南海主航道,通联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欧洲,商船、油轮穿梭其间,是国际贸易“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水运链路,掌控白龙尾岛周边海域,便能在海上来往交通、军事调度上占得先机,牵一发而动全身,左右北部湾乃至南海部分区域战略棋局。

二、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价值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要举,旨在强化西部地区与东盟及全球经贸联系,构建高效国际物流运输体系。白龙尾岛恰处这一通道“咽喉”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海运物流维度,通道沿线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内陆省份货物,经铁路、公路集疏运至广西沿海港口出海,驶向东盟各国及全球各地,白龙尾岛周边海域是必经航路,稳定安全通航环境至关重要,若能有效管控,可保障航道顺畅,防范海盗、海上非法活动侵扰,缩短航运周期,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道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货源汇聚,助力西部内陆地区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释放开放型经济发展潜力。

军事安全层面,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全运行,是维护国家主权、国防安全关键诉求。白龙尾岛作为前沿据点,可部署军事监测设施,瞭望南海动态,预警外部海上军事威胁;为海军舰艇巡逻、护航作业提供支撑,强化对北部湾海域管控力度,与海南岛军事基地协同呼应,形成严密海上防御网络,捍卫通道沿线港口、海上运输线安全,于风云变幻国际局势下,筑牢我国南部海疆安全屏障,护航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稳健运营,为国家发展战略落地实施“保驾护航”。

三、历史经纬与归属变迁

追溯历史,白龙尾岛长期与中国存在深厚渊源,明清时期诸多史料典籍便有对该岛记载,彼时岛上或有中国渔民季节性居住,开展渔业生产、海产加工等活动,属中国海南万州(今万宁)管辖,是中国南海岛礁体系固有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列强环伺、殖民侵略浪潮冲击下,南海岛礁主权屡遭挑战,二战后时局动荡,中越两国在复杂历史进程中对白龙尾岛归属界定渐现分歧;上世纪50年代,基于特殊地缘政治考量与中越友好互助需求,白龙尾岛移交越南管理使用,后伴随国际形势、双边关系跌宕起伏,其归属在事实上成为越南管辖之地,尽管中方曾多次声明对南海诸岛包括白龙尾岛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然当下该岛暂处越南管控局面,成为我国南海主权版图中一处亟待妥善解决、重归正轨的“痛点”。

四、现状反思与未来展望

白龙尾岛现今归属于越南,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南海地缘战略布局产生掣肘。我国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在国际法框架下,持续通过外交谈判、历史证据梳理、法理阐释等多渠道,与越南积极沟通协商南海岛礁主权争议问题,力求基于尊重历史事实、公平公正原则,寻得妥善解决方案,以恢复对白龙尾岛合法主权管辖。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国力提升、海洋战略深化实施,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白龙尾岛有望回归应有的地缘战略角色,重新融入我国海洋发展体系,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稳固“海上基石”,与周边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北部湾及南海海域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续写南海璀璨海洋文明与区域协同共进新篇章。

白龙尾岛地理位置险要,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咽喉,往昔归属变迁令人唏嘘,当下处境亟待破局,未来回归正轨、发挥应有价值之路虽曲折,却承载着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区域开放发展的殷切期望,值得持续关注与不懈努力。

上一章 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两万公里管道网遍布全国各地 地理合集:第一册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中国南沙9座岛礁8座建有永久性工程,不到南海不知中国基建之强